* [* t) T, O$ `9 R/ {! j郭金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 b; o8 S/ b4 F; l8 D/ Q- l( g- Y美国东部时间7月13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场竞选集会上遭遇未遂暗杀。距离大选投票不足4个月上演的这场戏剧化事件,折射出美国政治斗争暴力化、白热化的现实,或将对特朗普重返白宫产生助推作用。
- L* ~; U* T+ @, d" o+ k2 B" o6 U特朗普遇刺是美国4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政治暗杀事件之一。在美国历史上共有4位在任总统遇刺身亡,多位总统及候选人遭遇未遂暗杀,而本次事件是美国政治暴力的缩影。有研究表明,过去十年间,美国国内针对公职人员的政治暴力和威胁呈稳步上升态势。2021年1月“国会山事件”期间,时任美国副总统彭斯和全体国会议员不得不紧急避难。2022年10月,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丈夫在家中遭遇严重暴力袭击。这些事件表明,极端势力的暴力活动有抬头之势。近年来,以“骄傲男孩”等组织为代表、宣扬白人至上主义的极右势力广受关注。但特朗普遇刺事件表明,左翼势力中的极端分子也不容忽视。 ) U- {! ?, [4 Q+ _6 @
目前披露的信息显示,枪手是当地一名20岁的白人男子。此人注册为共和党选民,但曾为民主党进步派捐款。由于枪手已被当场击毙,查明其个人动机尚需时日。不过,从美国选战形势来看,类似事件的发生有一定必然性。
. {$ q4 X! C- T首先,民主、共和两党斗争空前激烈,都试图通过极具煽动性的言论谋取政治利益。从民主党方面看,2022年9月,拜登在费城的一次演讲中将特朗普支持者称为“人民的敌人”,之后又宣称2024年大选可能是美国最后一次民主选举。有的政客和媒体把特朗普比作希特勒,把共和党比作纳粹,并宣扬特朗普上台后将组织“行刑队”,让同性恋群体和记者“消失”。这些言论会在民众中散播恐慌情绪,进而诱发极端行动。 ( A4 C0 F; W0 ]3 e/ ?6 r2 }
其次,自2023年下半年起,多个民调显示,特朗普有战胜拜登的现实可能性。近期,拜登在首场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中表现不佳,引发民主党“换将”呼声,而美国最高法院针对特朗普的相关案件,也裁决总统对其履职行为享有绝对豁免权。如果说2021年“国会山事件”表明美国极右派“输不起”,那么三年半之后的“刺杀特朗普”事件则反映出极左派也无法承受“败选之痛”。2024年6月,芝加哥大学一项民调显示,10%的受访者称,使用武力阻止特朗普重新上台是正当的。
% k; l( F' v% ]0 O1 J$ |在遇刺现场,特朗普在美国国旗的映衬和特勤局特工的护卫下挥舞拳头的举动,再次强化了其长期树立的“强悍”“不屈”形象,等于就地取材地完成了一次效果拉满的宣传造势。 , W: _$ l& e. j9 r! S6 B# _
该事件有利于特朗普巩固与其基本盘的关系,并争取更多支持。特朗普从政以来一直以美国白人蓝领等“被剥夺者”的代言人自居,遇刺使特朗普本人成了“受害者”,甚至险些成为“烈士”。这将帮助其进一步动员甚至拓展其支持基础。事件发生后,特斯拉公司创始人马斯克、对冲基金领域的亿万富翁奥科曼(Bill Ackman)宣布支持特朗普。 9 v6 U7 M6 E U# B' ]
与此同时,民主党方面则趋于谨慎,采取守势。拜登竞选团队宣布暂停接下来拜登的所有外出活动,暂停向支持者发送竞选相关信息,并尽快撤下所有电视竞选广告。此前民主党内部就拜登是否适宜继续参选问题争论不休,并把攻击特朗普作为团结本党的唯一手段。但遇刺事件发生后,有关批评都已偃旗息鼓。预计民主党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调整好竞选节奏。
6 w. R$ F- P* z' s特朗普遇刺后,一方面,从总统到国会两院领袖,美国两党头面人物纷纷谴责政治暴力;但另一方面,多位共和党议员将矛头对准了拜登和民主党。联邦众议员柯林斯(Mike Collins)甚至宣称是“拜登发出了命令”。国会众议院议长约翰逊也宣布将对此事展开调查。社交媒体上阴谋论甚嚣尘上,支持特朗普和拜登的两派相互指责。该事件无疑会加剧美国内部的撕裂,为2024年大选增添新的不确定性。 K i& v: R" B1 p
编审:蒋新宇 高霈宁 张艳玲
1 y' d ^2 D+ W+ B+ q3 L
6 a3 \' u9 w6 `2 X! N7 [
. {3 w/ `5 ]7 u$ W% ^6 {2 N2 X 【责任编辑:申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