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布鲁塞尔10月31日电 特稿|无惧欧盟加税阻扰 中欧车企持续深化合作
/ l& f6 l. ^" T. { 新华社记者康逸 单玮怡9 m- m8 y+ X5 N' Q6 s: u" Y( C
欧盟委员会日前正式公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从10月30日起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欧盟以“反补贴”为名滥用贸易保护主义,在欧洲内部激起政界、商界及学界人士强烈反对。面对不利局面,中国车企坚定深耕欧洲市场,继续以高性能、高性价比和绿色环保赢得消费者青睐。中欧车企依然坚持共享共赢,深化双方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1 ~. v4 d9 F8 e+ e3 M q4 ^
“我们需要更多选择和竞争”$ P( b: k0 J9 f+ V- f4 {* P* m
日前,梅赛德斯-奔驰首个欧洲电池回收工厂开始运转。尽管电动汽车在欧洲的普及并不如预期,但梅赛德斯-奔驰正通过这一工厂的建设展现其转型决心。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工厂开业典礼的致辞中表示,汽车工业的未来是电动化,德国企业正全力以赴推进产业转型。欧盟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选择,“保护主义和贸易战将给我们自身带来损害”。
3 V/ A, [8 M& @: |* {$ r+ u! \ 朔尔茨说,对德国而言,与世界各国保持贸易开放至关重要。公平竞争的环境是推动电动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欧盟应以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目标使用贸易工具。“我们需要的不是最合理的关税,而是最好的汽车和最现代化的技术。”% [6 [$ j: t9 [2 l+ F3 J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说,他反对与中国打贸易战,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是不明智的做法,会对欧洲自身造成极大损害。中国电动汽车领先欧洲,中国的先进产能可以帮助欧洲提高生产率。& P& n$ o$ W1 X; O
克罗地亚政治分析家姆拉登·普莱舍告诉新华社记者,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关税是有害的,首当其冲的是欧洲。欧洲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不会因此受益,加征关税也增加了贸易冲突风险,而目前欧洲经济正处于困境之中,经济衰退风险大大增加,这是欧洲不希望看到的。
J, q# c5 ?% C& _ 欧洲汽车巨头斯特兰蒂斯集团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也表示,真正能够保护欧洲汽车产业和工人的最佳方式,就是参与竞争并且提升自身竞争力。因此,必须加快步伐,每耽误一秒,都是在浪费用来提升在这些新领域竞争能力的时间。 5 W9 Q- a/ |) T! {, W a( L* c
不惧加税阻扰深化合作
7 Q5 q0 X: y( Q5 Z; o 从2023年德国慕尼黑车展上中国电动车企惊艳亮相,到今年巴黎车展上“中国智造”的新能源车展台人头攒动,中国车企顶着欧盟滥用关税武器的压力,继续积极开拓欧洲市场。3 T2 f: k1 u9 ~5 H, ?% X+ Q
许多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早已摆脱刻板印象,定位转向高端并在欧洲获得良好市场反馈,其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也接近甚至超越部分欧洲品牌,获得更高认可度。德国数据力量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占到11%。
& X/ H, B/ w8 V( W$ M 中国电动汽车车主数量在欧洲也持续上升,消费者对于中国车企的创新技术、外观设计、驾驶体验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给予肯定。
2 P; [5 i1 Q) {( T' V 西塔德莱租赁公司立陶宛分公司负责人瓦伊多塔·古尔斯卡斯表示,欧洲电动汽车价格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过于昂贵,中国电动汽车性价比高。# U% q& z% ~9 {9 ?7 T8 z
德国最大交通协会全德汽车俱乐部近期公布的一项消费者调查显示,在纯电动汽车领域,高达八成的德国民众愿意选择中国电动汽车,主要原因是性价比高、技术创新领先和设计优秀。该协会今年发布的另一项报告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在多项欧盟汽车安全测试中表现出色。全德汽车俱乐部评价说:“测试表明中国制造商最近几年已迎头赶上,产品质量与知名品牌不相上下。”1 `. p3 w% Y( g9 H4 t) D4 a
搭上充满活力的中国发展列车* S# ]1 r1 T' [
中国始终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不断迸发创新活力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也是如此。塔瓦雷斯说,对欧洲来说,与中国竞争的最佳方式是立刻跳上中国的列车,而不是让它疾驰而过。
$ r3 _0 S6 U0 Y$ Y9 f 斯特兰蒂斯集团与中国零跑成立了合资公司,正面向欧洲市场推出新的电动汽车。包括比亚迪、蔚来、小鹏在内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也带着诚意进入欧洲市场,不仅销售汽车,还在欧洲建立研发中心,积极参与充电设施、售后服务网络建设等环节,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一些欧洲车企、供应商、经销商也与中国车企进行投资和战略技术合作,形成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双向合作。% |, _0 O% x$ n# b
开放合作是驱动创新与增长的关键。罗马尼亚经济学家安德烈·勒杜列斯库表示,在向绿色和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世界需要中国电动汽车。他认为,基于多边主义的全球化是各国融入全球经济循环的最佳解决方案。$ {" I7 o# g, r( ]' ^5 O1 L9 e Z% V
德国大众集团前全球监事会成员乌韦·库尔特·弗里奇说,中国在数字化技术上显著领先,更具活力的市场和愿意拥抱新技术的消费者是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欧洲和德国在汽车制造和国际化发展方面更具优势。若欧洲与中国的优势强强联合,对双方而言将是双赢。
/ T: u3 {6 M, w. ?2 ^ 普莱舍指出,欧中在电动汽车领域开展合作不仅是最佳解决方案,也是唯一解决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