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 r9 y4 m0 @6 p5 w/ L. b3 _3 H+ N
( q$ |3 E3 y" Q
" V/ z6 c' d; c% G; K0 |5 ^; U4 H/ i
0 d. C+ F, F5 Q$ k. K9 y
2024年12月20日 , v6 {3 g8 |1 r# m+ t. w' B, z4 T
$ s3 m$ b8 Z; ?$ x& {
) M; j; Q5 {( }" F( T( M
$ k1 Z3 e6 n6 T8 I9 T) q& w4 K辟谣:教育部公布三起涉研究生考试不实信息/ q1 P: b3 m, U* ~: b8 T9 O
详情: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2月21日至22日举行。为积极营造清朗健康的全国研考网络环境,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联合开展查处涉研考违法有害信息专项工作。现公布三起涉研究生考试不实信息。- h: b$ \: |/ [8 _: b6 R: c, o
1.“免考入学获双证”?9 V4 `1 g |3 e+ `3 x! u; I
部分公司和个人通过网络平台推送广告类信息,宣称“考研的天要塌了,学位法已通过,明年实行多校免考读研”“985/211可申请制入学”“毕业后拿毕业证学位证双证,学信网可查”“六个月简单水个硕士,还是全日制”“双证硕士,降分扩招”等。$ L/ \ Z1 A& M* f
经与有关高校逐一核实,上述信息均不属实。相关公司和人员曲解有关法律和政策,将研考、推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中外合作办学、研修班等众多项目糅合混淆,偷换概念。$ z$ G4 Z" a, G+ A
2.“考试包过”“内部指标(计划、名额)”?
6 S( @. x+ k; I; K4 F* P3 q) }# ~部分辅导机构人员、自媒体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交一定费用可实现包录取甚至协助保毕业,不过线不录取就退费”“可在考前获取真题和答案”“有内部指标(计划、名额)确保录取”等信息。还有个别网民在社交平台上宣扬和煽动使用新型作弊手段规避监考。; d# S% c3 ]/ z
所谓的“包过”“内部指标(计划、名额)”只是营销噱头,是有关机构在赚概率费,甚至通过组织作弊等非法手段窃取试题和答案,已涉嫌违法犯罪。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
, t" L9 {/ y( _, o5 V3 y6 [3.“保研(推免)政策大变化”?
; E9 c, y# L9 u+ n部分辅导机构人员、自媒体通过网络平台编造、散布所谓“近日全国召开大会,发布保研(推免)新政,大幅增加名额,大一大二均可提前保研”等信息,为不实消息。
" Z9 `4 t! z! d" W谣言:网传“湖南省20日至21日要下大暴雪”?
7 b! b8 [* `0 a8 |详情:近日,有自媒体发布图文消息称“湖南要下大暴雪了”,图片内容显示“湖南省21-22日降雪(雨)预报图”。对此,湖南省气象台紧急回应:网传图片为今年年初的下雪预报图。当前最新天气预报显示,12月20至21日,湘西北局地有小雨,高海拔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请广大网民关注官方天气预报,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3 {' `2 e1 W: ?
1 ~ k% g S: v8 p V9 i+ m9 g6 |9 ]# s
6 c. e4 l0 x3 n0 D9 H
/ P8 H: U3 X; ^/ X1 E: T. i( z误区:冬天吃牛羊肉,对改善手脚冰凉有用?
) j' R& _( ?2 J' l/ M1 x2 H: C详情:并非如此。我们吃牛羊肉会感觉到一阵温暖是因为牛羊肉每克肉类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比鸡蛋高),需要更多能量来消化,会产生更多的“食物热效应”,并且冬天通常还是吃牛羊肉的汤锅,本身温度就较高,吃进去之后可以让体温略微升高,从而感到更温暖。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手脚冰凉的问题,手脚冰凉是末梢循环不佳导致的。改善这方面需要自身多运动,尤其是针对深层小肌肉的锻炼。同时人是否抗冻也有自身基因和生活习惯的原因,所以如果更容易受到低温影响,就多穿保暖的衣服。- s* {( |, d: q- H$ a( d$ Z4 }
- }3 v+ L ?% I0 g
" S( I/ l6 `' U+ n
4 E7 b$ I" l# J2 k提示:网信部门从严打击网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 M" Q! R/ d. m# V j" g% v
详情:2024年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实施之年。网信部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依托“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类新问题新情况,重拳出击、精准施策,持续净化未成年人上网环境。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a" s) p# h+ `
1.恶意炮制发布“沙雕动画”短视频。! }& Y1 ^1 G8 e8 U. @: R+ _
2.隐匿传播涉未成年人软色情内容。0 o3 ~2 C0 ~7 m8 {7 _" o8 z% P8 o1 b
3.利用“网红儿童”违规牟利。$ Y9 {, K0 ~" C# h$ K' S1 `1 @
4.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拆卡”。
4 c+ n" D5 Y+ E$ b5.利用新技术新应用生成涉未成年人不良内容。! a z/ G- x& s* P0 q
6.青少年模式下呈现违法不良信息。, ?% z7 T; ~$ M" M% E
7.儿童智能设备存在违法违规内容。& H" M) n8 q. h
针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类网络乱象,网信部门将持续加大治理力度,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违法不良信息隐匿传播,从严处置处罚问题突出的平台和账号。欢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Y9 `8 e( U9 b' V9 z6 L3 n& _: V4 `. y
* ]! J9 a- s# B" X$ 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