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刘澜昌 % _ [3 n/ O) Q$ E: a12月27日,塞内加尔总理奥斯曼·松科向国民议会宣布,塞内加尔政府决定关闭“所有外国军事基地”。这一声明虽然没有明言点名法国军队,但无疑是针对法国的。在塞内加尔,乃至整个西非,法国长期以来在军事与政治上的影响力都是显而易见的,而如今,这个曾经被殖民的国家在摆脱外来军事干预、恢复自主控制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r. x) \4 Y4 O" N7 ]" l( y# F
$ M4 y. R, ?3 q5 l- I
, x. ~$ }& k. o+ |. J: y, R
- _9 y- [4 O5 }2 n0 o- H
这一决定是非洲大陆摆脱殖民阴影的一个象征,是对法国在非洲施行的“军事干预”政策的强力反击,也是对法国与其前殖民地之间那种不对等关系的彻底清算。在塞内加尔,总理松科的这一宣布,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破了法国试图维持的“非洲的法国后花园”幻象。尽管法国如今自以为依然能够在西非地区保持强大的影响力,但现实正在给法国上演一出“老虎无牙”的尴尬剧。. q( W9 S+ z$ b- [* V
这一事件并非孤立,近年来,法国在西非的军事存在遭遇了严重挑战。法国在乍得、尼日尔、布基纳法索等国的军事基地相继被撤,甚至在马里也被迫撤军。法国这一衰败的殖民帝国,试图通过军事干预与政治操控维持其在非洲的利益,然而面对非洲国家逐渐高涨的自主意识和反殖民情绪,法国的高压政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所拒绝。 7 \# U( e" p+ m0 h! A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干预历史,充斥着血腥的殖民战争与剥削的阴影。无论是法属西非,还是在独立后的“法国阵线”计划中,法国都试图以军事存在为基础,维持其在非洲的“特权”地位。历史的创伤让不少非洲国家对法国的存在感到愤怒与恐惧,而如今,随着一代代领导人的更替,非洲国家的民族觉醒越来越强烈,他们不再甘心当法国的附庸。塞内加尔的这一决定,正是非洲大陆独立与自主意志的集中体现,它不仅代表了塞内加尔的决心,也代表了整个非洲大陆在摆脱殖民后遗症、争取真正独立的努力。4 i+ W. a* X a 法国多年来在西非的军事基地,无非是为了控制当地的资源、维护其在全球地缘政治中的利益。而塞内加尔、乍得、尼日尔、布基纳法索等国的撤军事件,清楚地显示出法国的“非洲军事战略”已经进入倒计时。法国的这些军事基地,并非所谓的“防卫合作”或者“反恐合作”,它们实际上是法国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和经济控制而设立的军事据点。无论是通过控制当地的矿产资源,还是通过军事打击来影响政权更迭,法国都在背后操纵着非洲的命运。随着非洲各国逐渐醒悟,他们开始意识到,法国所谓的“合作”其实不过是一种伪装,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对非洲的经济、军事和政治控制。 7 T7 F1 q7 D, s' ]/ Y. l: B. Y2 c1 J" ~0 L2 v2 o! f1 W
' R% `* H& q.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