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内举行的两场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同一个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6 A* p' j, ], R1 F& J
$ q6 I4 D) z9 W
9 N/ t7 X/ m" o4 `4 |; t; [; G' S# h
/ R6 J/ \" V; w& W" r; v! G
- w, ^3 K. Z5 e( B3 ~ 9月14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m' v2 ~. b( H" \- |
6 s' _6 x; {6 r# ~$ ^6 f
( B; F" }4 Q1 r2 D# Q; s3 d, X5 h
1 ?1 X' O$ g: T" S( O5 Z0 M' y) O5 J1 k7 m
9月20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要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把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 q* s& U& }! K* b4 s) l$ d 为什么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
4 g! h3 q" t4 v5 Q. x# ]! Y: {# s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思考,始终立足于民族复兴伟业的宏阔视野。
& ~2 b7 Y3 D- y& f$ T& H+ {" I: M' z- f
$ {. m% j" S( h' z' I
4 V. p0 T: l: n: h0 \4 Y9 B% d5 Y5 s% S$ c! V
时间回溯到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回望党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进行的不懈探索和奋斗,作出重要论断——
6 J% n6 }4 e; I' l8 ]( e' x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0 _6 U/ e% q. `( B
将时间的镜头再拉长。
6 a. q# L# ~% m/ m% k+ c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毛泽东同志和黄炎培先生在延安的“窑洞对”。那是在1945年夏天,面对如何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的提问,毛泽东同志自信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4 l% j3 k2 p0 l" o
风雨兼程,大道无垠。 z) o8 i/ x4 I3 G, Y! B( P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考察时明确指出——) x/ Y- K, H: a" P' @
“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6 y6 n/ r* j; Y& N0 r" d
2021年10月,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和实践要求作出系统精辟的阐述。
+ \0 u# ?9 d8 _" f/ C! O “全过程人民民主”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正因这一重大理念基于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找准了实现民主的“总钥匙”和“总开关”。9 Y4 P8 Y0 E+ g
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了谁?
+ o$ U& w4 j4 s3 ` c, X2 e3 x- Z/ S3 {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不懈探索和奋斗。
3 h; X/ b$ T* B& \/ z' F 江山属于人民,江山冠以人民。“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0 a0 q5 W5 [5 q( r9 l+ q
大写的“人民”,铺就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底色。无论是召开大会发表重要讲话,还是深入基层考察调研;无论是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还是与各界人士亲切座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9 w3 Y/ O7 U# @6 C
全过程人民民主,依靠谁?, _% G- j; @, p+ p8 c
社会主义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如今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具有强大综合国力的世界大国,消除绝对贫困、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没有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和主人翁精神,没有亿万人民的团结奋斗,这样的成就怎能取得?
( h! r* ?# r$ o9 g. t/ g% t8 \& M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展,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繁重前所未有。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拥有应对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的坚实依托和强大底气。. Q) R$ l1 U; N/ s
人民的分量有多重、力量有多大?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有14亿多人口,亿万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加在一起,谁能比得过?”7 ?: M" j, z/ t5 Z0 X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伟大实践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 v* g9 E4 C& f3 @; E) H5 i0 |
“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广泛的、真实的、管用的。”
9 w& T+ h6 p; k1 ]8 }" C 今年8月,面对出席全国人大加入各国议会联盟40周年纪念活动暨第六次发展中国家议员研讨班的各国议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治理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0 h; _1 B3 Z( l2 R/ H' ~ 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成果,有“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有力支撑。
2 }. P! [9 H ?* O6 B- ? 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大国,真正把14亿多人民的意愿表达好、实现好并不容易,必须依靠制度来保障。
8 g8 ], o+ @# M( f- D3 q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就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具体安排……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使各项制度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用制度体系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3 f# X$ w) f7 A, H) ?0 M K
近年来,一些国家出现民主异化、治理失序等现象,催生了国际社会关于民主与国家治理关系的深层思考。如何确保民主发展与政治稳定、社会进步良性互动?如何克服一些国家那种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和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中国的探索和实践,生动诠释了“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为人类民主事业发展探索了新的路径。
' ^* Y5 e$ O% U* c; S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1 q0 S1 A( R- q
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使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价值理念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制度形态、治理机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t& R4 y: c* v d& {* i
“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基于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体现人民意愿,我们同样感到自豪。”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道出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自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信,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投身伟大事业的写照。
0 V; G+ W' u3 Y6 _ 自信才能自强。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0 Q9 ]( c! D9 ^ 实践充分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5 O% z" s# Y+ W3 z1 ^% X
把眼光放远、视野放宽,将民主置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视角来思考,中国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意义更加宏阔。
" v8 x% T! s" q6 H% N! h0 _ 当在一些国家,“民主过剩”“民主超速”与“民主赤字”“民主失色”并存,当“民主怎么了”“民主还管用吗”的迷思泛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发展人民民主上取得的伟大成就,丰富了世界民主理论和实践,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I+ ^# t" a9 B. @; T4 \3 H4 @! o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 }1 X- ~' F" X1 c) S# x4 X* `$ u) w “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
: H. |7 W2 G7 K5 C, n {" ]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民主观是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更是在总结人类现代化进程基础上提出来的,为人类对更好政治制度的探索提供了有益借鉴。
2 L/ {6 Z* {5 ~! h0 u2 f “我们愿继续同世界上一切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共同探讨实现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的路径,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习近平总书记重若千钧的话语,立足全人类对民主的共同追求,饱含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
0 o) b9 }; ^4 }0 Y+ c: \( A( J9 u. O$ M 策划:张毅、杜尚泽
5 Z5 u7 u: {/ q: O q 撰文:赵成8 j1 \* U, q$ j V) y/ l: H- M7 g
海报:李艳
5 z1 G3 W1 `- k6 [1 L 视觉:毕晓洋、虞东升' k$ e$ n3 S1 w# O7 A5 e) ] U
摄影: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鞠鹏4 c/ l) r/ O+ [; `
编辑:蒋雪鸿
' ]' ^& n5 ]- j) f0 ~% Y 校检:朱利( ~( K# C7 X- d( h0 E. z7 B$ x, K
' t E! r3 E9 f' ^: ?
; W. i# v) r, M1 C5 }& F
7 N+ ?% S& n2 c1 H0 A6 |+ l
- m# t. D- X# X* V' c' Z" L' Z. Q" i
- : e F5 m6 L$ B
% `1 W7 s& s8 C! f+ E+ e' i% Q
6 v8 S `& q& g9 e$ g- k4 N& d1 k$ R) [& I
+ ]5 E! R! ~" V; g: ^6 R5 p1 o' x( z/ }* t+ O [
! f, X( P" w- a, k2 S- l8 l4 ]6 Z5 U: U, a8 {9 R. l3 k/ m' I
- ( T) i; \* m3 g# N7 T! [
' L- _+ a/ [; @# s
6 D( q& b$ P- B. B- S
+ C2 n5 Y2 i7 [& X4 ~
% H: C! u% F. g% ]9 l% O f+ p# o7 I0 F- i3 M/ `# |( r, x% k* ~5 W
查看原图 48K
2 {* W# i+ s7 a& P& ^/ y) `7 u
! d0 C. B# D3 _: ?4 o- % Z: R9 A% E* e# s- y) U/ v
2 m& k U) r- c! M+ ]+ k- . B) Y, n) t; t) h: `7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