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 E) ^( r. I+ q/ ^
近日,一封安全行业猎头请求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原谅的公开信引发关注。
1 }* j/ ?9 ]4 H5 G- u$ A据该猎头在信中自述,去年11月被警方抓捕,从她的电脑和手机上,取证了12000条通讯录,其中涉及奇安信的有1000-2000条,希望得到齐向东的原谅,以便能“从轻发落”。
+ ]8 R1 z# r& X& n这名猎头自称去年3月份从奇安信的离职员工那里通过拍公司内部沟通软件界面的方式,获得将近1000条的通讯录(包括姓名、电话等信息),涉及四五百名奇安信员工,但未经过这些员工知晓或同意。, `. }; _# a( K8 \: r9 o
“做猎头特别艰辛,收集安全圈联系方式、加好友、增加人脉是自己不得已为之。”这名猎头解释称此举是为了“吃饭,养家糊口”。' \4 V- e0 L- W3 p
10月26日,奇安信方面回应澎湃新闻记者称,此事为公安机关依法办案,奇安信是受害公司之一,“据我们了解,犯罪嫌疑人李某所述内容多处与事实严重不符,公安机关于2023年依法对其抓捕后办理了取保候审,目前此案已移交检察机关,案件细节需待宣判后才能予以披露。”2 _: o8 t+ }) M* F0 `" t) d% @ C% j
猎头私自从企业员工处获取大量通讯录信息并喊话奇安信董事长的行为,在网络安全行业引发热议。' Y2 V: w, i4 g$ Y) ~) \4 w0 E5 s
民间互联网安全组织网络尖刀创始人曲子龙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通过公司内部员工,盗取整个公司的员工通讯录,凑齐了真实姓名、手机号、公司名称、职位全要素,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侵犯商业秘密”、“侵犯公民隐私”。曲子龙认为,企业员工通讯录属于“企业商业秘密”的一部分,这是非公开数据,都是一种“对企业的商业秘密,企业合法权益进行侵害的行为”。
/ h6 r+ k, M9 o“司法解释对构成这一犯罪涉及的个人信息类型和数量有明确的规定,首先就是要确定她的行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标准。”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向记者表示,要注意被指控为非法获取的这些个人信息是不是全都属于通过非法方式获取的,不应将比如信息所有者主动提供或公开的个人信息计算在内,同时也应注意不应将虚假、错误的信息计算在内。
, c5 {+ X+ o! M此外,该事件也涉及到刑事谅解的问题,相关罪名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罪名,因此,嫌疑人要获得谅解也应该请求被害人,也就是这些被非法获取的信息所有人谅解,而不是向他们的所在企业寻求谅解。
% K$ Y$ e8 l/ |! ]夏海龙认为,考虑到猎头行业的特殊性,有可能部分职场人士其实并不排斥猎头的这种行为,或者他们在事后得知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擅自提供给猎头之后并不见得一定会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要注意这些被指控为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中是否存在信息所有人在事后同意的情况。但是对他们的所在公司来讲,可能会比较排斥这样的行为,因为会涉及到同行挖角或人才流失等问题。”3 u* g: K' o9 u9 [) C5 M
奇安信为网络安全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市场研究公司IDC最新发布的《2024上半年中国安全服务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安全服务市场厂商整体收入约为84.5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为安全咨询服务市场,从厂商来看,奇安信排名第一,天融信、启明星辰、绿盟、新华三分居第二到第五位。8 y. X/ d: c- W! l+ K1 O
据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奇安信实现营业收入17.8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8.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8.5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79亿元。
" F# O6 t1 h; I* o本期编辑 邢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