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枫叶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0|回复: 0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非遗篇|以针做画 精细雅洁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68280
发表于 2024-11-3 13: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 U0 K1 l( q2 o( _1 I8 A  这里,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有评弹苏扇,更有以针代笔、以线代色的苏绣。一针一线,一沉一浮,绣造出2000多年的悠长岁月。4 i, z" L" U1 c/ |! i( L3 B
qx35rO5UuX5rO5Y0.jpg
! q  m* n# P" ^8 U( p, y+ r
, a" N, G+ S/ I+ D4 ~! z
  苏绣,为苏州刺绣的简称,历史上曾广泛存在于苏州城乡,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8 z' K9 Z" b' H7 O0 Q2 r
pxOkb3HbtHHbCICo.jpg
2 N5 a# J8 Z+ E* ^  `
" [+ [# q, E: Y5 A% f, y( ]- d5 ~
b7I767z11q3lt4OP.jpg

5 x3 M+ _* s. W: m, r5 [  `
: Y1 F. b! f$ ~" R! j& R9 p  精工细作的苏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江南文化绵延传承的生动载体。( \7 C! g( }0 d
mUuBuw6pUIh1iKbK.jpg
5 x# r: U; a/ v3 H) p5 ?+ i0 Q. C7 t
, f! t+ \( m/ r5 k8 V/ }# H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步行察看古街风貌,观看苏绣制作。看着心静如水地飞针走线,听闻四代人传承的故事,总书记十分感慨:“中华文化的传承力有多强,通过这个苏绣就可以看出来。像这样的功夫,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M6 e3 l4 f' i$ @6 Z% }7 z
Pr0r80KklhznN20W.jpg

4 ?' |0 b1 e$ A. `( h
* p5 P7 A3 i' b- t+ w' u  太湖与姑苏古城水陆交汇,让苏绣浸润源远流长的江南水韵,更借助水运流布全国、惊艳世界。& d, v/ b/ K) J
O19Xz2Q91tMyGQVT.jpg
0 N* C& q5 R$ d- Y! J" C

% b6 F5 y  ~! n9 z' H
B5cdO5ZknC0okykK.jpg

8 L! P% t# c. u' y
: F, ?( O5 A3 D
NiHmU86n8yui8tzU.jpg

6 t, p. m! U& V' c1 q; I2 J
+ P/ I' n: |' `0 H! }" @  策划:孙志平、樊华: Y& j' u; U; G) |- y( W" ]. `- @
  统筹:刘佩# M% @0 }7 b3 C9 x
  编导:周梦蝶0 {: A8 L/ x$ v  i) W. X4 I
  作者:夏鹏、黄培锋、林凯、吴彤
; a4 d( q( E! y9 M* N& z2 R5 h  海报:胡心懿" X/ _6 `5 T4 ^
  配音:王帅龙9 q5 V0 W: h+ ?, _# O/ w5 _7 I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郑重声明】活在枫叶国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活在枫叶国

GMT-5, 2025-4-21 12:27 , Processed in 0.018137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活在枫叶国

www.canadaasian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