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准入期,又有多达五六家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运作异地迁移,大多是由于生存问题,难以通过中国足协准入审核,被迫选择“流浪”。从去年起,“异地转让”政策重新开放,也成了让俱乐部能够“活着”的几乎最后的“救命稻草”。这种行为本身,是和职业足球背道而驰的。但由于形势所迫,中国足协还是“妥协”了。8 \- a* S# l$ `3 o1 ~! h
( N" b2 F1 s2 B 4 W( X& Y2 p7 r1 m# Y1 e s! O4 i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异地迁移或转让,或许短期内只能让俱乐部“活着”,但从长远看,仍有不少未知数。球队“搬家”,或许确实迫切需要转移到经济更为发达的城市,以谋取更多赞助商的青睐、提高门票收入等需求,从而维系球队的基本财务需求。但如此伤筋动骨也必然付出巨大的代价,包括对球队原有文化的冲击、球员和教练的适应问题,以及新城市球迷的吸引和培养。比如此前从四川迁移到深圳的新鹏城队,上赛季场均观众仅6600人,在中超垫底。异地搬迁是否能提升球队竞争力,关键在于俱乐部是否能在生存与竞技的悖论中找到平衡,开辟出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眼下的中国职业足球已去除了不少泡沫,俱乐部运营成本大幅降低,也使得这样的异地迁移风险系数逐渐降低。" F; p0 y2 z$ i
1 z+ P) D7 }) r1 J中国男篮期待新“黄金一代”. V5 J2 S% t$ y( L: L
& ]# }# N0 e) y/ v/ j- e
17岁的华裔后卫朱正已经在中国篮协注册,这名一直在美国生活的混血篮球青年,已接受NCAA一级联盟阿拉巴马农工大学的邀请,继续“深造”之后,他会成为未来中国男篮的核心控卫吗?- Z/ I) n/ B*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