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枫叶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12|回复: 0

[温村新闻] 特鲁多宣布辞职,特朗普直指中国并喊话加拿大:并入美国以自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8 17: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香港
据观察者网援引加媒1月6号发布的消息,执政已超过9年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已于当天对外宣布自己将辞去执政党党首职务。依照加拿大法律,特鲁多此举意味着加拿大总理一职将要换人。虽然特鲁多表示自己将继续担任总理职务,直到执政党未来选出新党首,但是由他宣布辞职所产生的影响已经开始发酵。
/ I& n( G, I, o" F$ `就在特鲁多宣布辞去党首后不久,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就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文,再次鼓吹“美加合并”,而且还是拿所谓的“中国威胁”来说事,妄称“合并”有助于加拿大完全免受被中俄船只不断包围的威胁。显然,这是特朗普在看到特鲁多辞职之后的趁势加码,进一步提升对加拿大政府的施压力度。只不过,特朗普拿“中俄威胁”作为胁迫理由,着实是有些牵强。但也正因为对方给出的理由是如此离谱,预示了美国的一众盟友们,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活在水深火热的环境里。% i% u" w' d8 A6 N0 l' j+ r! J! ?* g
3 o) o+ P, v# f% i$ z$ W# \

0 ?4 S/ {( _6 r  E! d$ r9 C# n( s1 D) [; \
不同于拜登政府用“多边主义”作为幌子,鼓动盟友们身先士卒的“抗中”,而自己则躲在幕后坐享渔人之利。特朗普的套路更加直接,仍然是以“抗中”作为借口,但代价是盟友们必须“割肉”,而且是割到特朗普满意为止。究其本质,二者都是利用霸权收割世界,但区别在于拜登的吃相更为讲究一些,不像特朗普如此粗暴。事实上,特朗普目前所展现出来的孤立主义倾向,要比他第一任期时更为强烈和激进。  v+ T  z( |" u% _. a: }" P- G2 }
如今又动辄要“合并加拿大、收购格陵兰”,这让外界嗅到了扩张主义的味道。那么特朗普真的决心在自己第二任期实现“开疆扩土”的宏伟目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与其说是特朗普是为了扩充版图,倒不如说是借着“扩充版图”的名义,捞取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以加拿大为例,特朗普口中的所谓“中俄威胁”完全就是子虚乌有。
$ Q/ h% c4 S; v* o8 J0 N% Y+ ]5 X9 g  X4 a" A8 b) ?, G/ ^. ~
特鲁多宣布辞职,特朗普直指中国并喊话加拿大:并入美国以自保-2.jpg
  [( x) k% G. q( g3 @3 f+ u) Y
; k9 t% h- l" [/ D/ M其真正目的是为了缩减美加之间的贸易逆差。在特朗普看来,出现逆差就意味着“自己被占便宜”,而过去六年的对华贸易战,证明靠美国现有的牙口,是啃不动中国这块“硬骨头”的,本着“柿子挑软的捏”原则,特朗普自然就盯上了临近的加拿大。
5 h1 F5 w. b3 N而自知难逃一劫的加拿大,也在想方设法的自救。据《观察者》援引美媒CNN本月6号发布的消息,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福特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才是美国的问题所在”,甚至污蔑中墨贸易是导致美国人和加拿大人失业的源头。福特在采访中极力鼓吹“撇开墨西哥”,由美加两国重新签订新的双边协议,而不是靠提高关税来解决纷争。事实再次证明,这些平日里张嘴“团结”,闭嘴“一致”的西方国家,大难临头时就会展现出娴熟的“卖队友”能力。
% z! L5 a8 V- o4 D) M2 M  r; @, c4 T# G6 f% _6 R8 s7 ^
特鲁多宣布辞职,特朗普直指中国并喊话加拿大:并入美国以自保-3.jpg $ _0 q( N: t+ `

; i. L* g) |$ Z/ L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我国的外部环境虽然依旧恶劣,但西方将持续陷入各自为战的状态,这就给了我们各个击破的空间。即便四年之后,美国会迎来又一个拜登式的领导人,我们也会掌握足够强大的反制能力,让对方在作恶之后付出应有的代价。
【郑重声明】活在枫叶国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活在枫叶国

GMT-5, 2025-4-19 22:11 , Processed in 0.019438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活在枫叶国

www.canadaasian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