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喜欢在直播间蹲守便宜好物的王丽丽变了。看直播时,她的精神开始高度集中,时刻跟上主播说话的节奏,就像上课怕遗漏了知识点。: v& C# F0 g- X1 e) Y+ t
这是因为,每件衣服只会在镜头前停留几秒,在主播报出尺码和编号的同时,王丽丽需要迅速做出决定:买或者不买。* p$ I7 Q: {0 O$ @
稍微慢了,她就可能错过这个直播间里唯一一款也许能穿,但确实非常便宜的衣服。4 M/ B g* T1 }$ Y) R
六块九一件的潮牌T恤、九块九一件的连衣裙、十二块九一条的裤子,每件衣服仅展示几秒就换下一件,不回看、没有细节,主打一个欲购从速。在“只此一件,买到就是赚到”的紧迫感下,消费者在屏幕中纷纷打出对应数字,抢着下单。
0 K+ C' ] Q0 U! E9 X, L这是目前“孤品”直播间的常规操作。然而,实际的购买体验与令人心动的价格却相去甚远。王丽丽向《中国新闻周刊》反映,这类直播间的主播往往宣称衣物默认“微瑕”且不退不换,衣服的吊牌也出奇一致。“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这些行话的差别,买的时候没有展示瑕疵,但从收到的衣服来看,我曾买到起球的毛衣,还在裤子口袋里掏出过私人物品,感觉更像是二手旧衣。”
/ m! _" Y5 n+ \+ S+ D( \二手衣服成了直播间的孤品?/ {! Y5 P' r! i* E, h. `
二手衣服“变身记”
; Q' X4 I9 l% L1 {0 a在电商平台上,“孤品”直播间的主播通常介绍自己所售的“孤品”来源于工厂“原单”“尾货”,也就是服装厂为保证合格率,根据客户要求交付完订单后,多余出的一定数量的货品。
& |8 q0 A0 j! u+ B& s* w8 c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孤品原本常用于指代一些出土文物等古旧物品。在电商语境下,孤品模式意味着单件的产品,在直播间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所谓“孤品”服装,是指在数量上较为稀少的服装,每个款式仅有一两件。& b( Z9 Z$ ?6 Q8 N. G- s
5月29日,北京丰台区的一家旧衣回收站内,工人们细致地分拣着不同季节的衣服、鞋子、包包,而后进行压缩打包、装车。该回收站负责人杨先生介绍,这些衣物从附近小区或者由业务人员上门收集而来,5毛钱一公斤,款式多样。再按照不同的成色批发,有的几百块一吨,大部分三四千一吨,品质很好的,近两万一吨。它们一部分用于出口,一部分则会被运往郑州、山西、广州、武汉等地的二手服装批发市场。6 {6 ~+ M: T3 e0 \4 s
/ a7 b0 y7 j4 @8 V- t$ Q) ~武汉市长堤街的二手服装市场。图/吴利婷
) v1 J% e/ w; ^' V1 H. M
, p' f4 P8 }- r( \; {6 q# k旧衣回收本出于环保之需,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然而衣物的流向,或许正决定着流通能走多远。7 M% F' M0 B0 \1 \. \
千里之外的老吴,在广州经营着一家旧衣厂。社交平台上,他熟练地对着镜头招揽订单,表示自家的业务中,可以给“孤品”直播间供货。
5 _# J W' p% o4 v就这样,从各分散渠道聚集而来的旧衣服被低价买进,打着“孤品服装”的旗号,摇身一变,通过直播间销往各地。
0 B O1 e! T7 l0 g$ q+ c“虽然二手旧衣少有同款,在数量上具有孤品的某些特质,但该类直播间商品价格低廉,并非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孤品本质不同。业内认可的尾货批发瑕疵率一般为 5%—8%,多是因生产原材料不足导致一批货中有几件缺扣子、少腰带等情况。而二手衣服的瑕疵是非标准化的,取决于其几成新。”业内人士指出。9 S+ {' E2 m: r, U2 K4 \
郑州南三环尾货批发市场的一位经营者林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尾货市场 80%的货源其实都是二手衣。如果二手货源与尾货、‘孤品’混淆,真正的尾货便没有直播间所声称的‘孤品’那般有竞争力了。”1 o/ Q+ x9 I6 S2 O
: O/ E2 j9 L x, h
尾货直播间仓库,有多件同款衣服。图/受访者供图
# E8 R: j4 A7 r+ c1 o0 D$ G- [
5 V7 U! i" c! c1 _4 k7 |) `“孤品”隐忧
( {4 ?( F0 B" o+ X6 Y! g“二手服装交易正在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出现一些乱象实属正常。”老吴倒是很乐观。
! Y3 n, p% i" C& c3 y; H不过,正值夏款连衣裙销售旺季,林希却发愁了,“二手货源的‘孤品’直播间全场 9.9 元,款式还丰富,相比之下,尾货批发价就要十几元一件,批发市场的正价服装至少也要 30 多元,对他们的影响更大”。0 G- `& q6 F" Y3 J. L4 A$ N! h
相比弄清二手服装销售路径问题,旧衣市场背后循环流通不规范所带来的影响更值得关注。
6 v3 a- p ^& D! n# x* H( D除了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隐忧,在售的低价二手服装还有来源不明,缺乏材料成分说明、生产标准及生产厂家等商品基本信息问题,更无从识别是否经水洗消毒,这些都构成消费者始终难以放心购买二手衣物的重要原因。
. \9 N- d6 u* L2 ^0 N售后方面,顾客对到手商品不满意想要退货时,也会被10元起步的自费退货邮费劝退。有消费者分享了自己被商家以告知过“默认微瑕”“不退不换”等理由拒绝售后,平台介入后退钱退货结果被店家拉黑的经历。
( j$ E3 ^) e0 K* u“在低价值维权中,部分消费者索性就当丢了10块钱,疲于主动监督和举报。”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说。
; ?; C' \" G' D5 L; a/ z H此前,有多个报道称,消费者在“孤品”直播间买到过使用痕迹明显的旧衣,口袋里有药品、瓜子壳或是有异味。甚至有网友发帖称看到直播间正在展示的毛衣与其丢在小区回收箱的毛衣一模一样:“因为这件衣服破了一个小洞,而且越洗越长我才扔的。”
/ Q# h6 z& }8 K1 X B5 V; W7 R在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看来,把旧衣当成新衣卖,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可能涉嫌欺诈。“不退不换”也有霸王条款之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可按五百元计算。' j |% W3 t6 Y$ a3 K
“即便不叫孤品直播间,仅二手交易而言,目前二手服装市场规则也不明朗,行业比较混乱,存在恶性竞争。”陈音江说,二手服装的鉴定、清洗和消毒等方面缺乏标准,在判定交易环节的责任划分和执法时缺乏确切依据。因此系统管理需要尽快落地,才能助推二手纺织品流通市场良性循环。. f* `; f* c2 ^; }" s) K
二手服装市场如何在规范中前行?
1 J$ R* C4 Z% }' _. ~2 p7 Z事实上,二手服装的来源复杂且分散,可能来自个人、回收站、捐赠等多种渠道,难以追溯和全面掌控,这无疑给监管增加了难度。加之交易形式多样,包括线下的跳蚤市场、旧货市场,以及线上的各种平台,监管需要覆盖众多不同的场景和模式,存在很多盲区,很难做到全面有效监督。- n$ H. g( ~8 W: e
“在直播门槛较低的情况下,平台也很难核对资质,如果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商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违规成本很低,一些二手服装交易隐蔽性又强,难以取缔。”崔丽丽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偏信所谓的孤品低价的人太多。尽管如此,电子商务平台应依据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加大处罚力度,对平台内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经营者实施警示、暂停或终止服务,及时公示和建立黑名单,对相关行为人再次入驻平台进行限制。
y! p1 K% }3 o; m( ~今年3月,中国旧货业协会、全国二手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启动了《二手货品质鉴定通则》和《旧货(二手货)市场经营管理规范》2项国家标准修订工作,从商品品质鉴定到商户经营管理,都将有更加明确具体的规范和要求。- R$ a, L* h7 l7 y* z7 [
期待新规的同时,林希基于多年的从业经验提出,旧衣服即使经过简单的洗涤、翻新,仔细检查仍可查找到痕迹。她建议消费者,一旦发现商标和吊牌发黄发旧都要警惕,外购的衣服无论新旧都要有正规厂家打上的吊牌和合格证,千万不要为了省钱购买三无的山寨产品。在直播间也可要求查看衣服的腋下、袖口、领口等部位是否有磨痕、起毛、串色掉色,或者明显的汗渍和污黄等情况,再综合决定是否要买。" d4 t, m6 `- S: v9 }" Q- a
回归消费的起点,其实做出决策时不被所谓的孤品模式带偏节奏,而是更加理性地选择,购买真正需要的商品,就可不必让旧衣经过循环成为下一批垃圾。/ _' b: d5 ]3 u3 a# c
(原标题:我扔掉的东西,在直播间被疯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