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早已通过热播电视剧《繁花》火遍台湾的大陆演员胡歌到访台湾,虽然行程只有短短22小时,但在岛内却掀起了热浪旋风。岛内媒体用“宝总在宝岛”为题争相报道,铁杆粉丝热情接机欢迎,岛内青年朋友深入对话交流……短时间内,“宝总”就登上台湾雅虎新闻热搜。
' c8 Z( h2 I' ]* M( K4 u谭主注意到,“宝总”胡歌在访台期间说的一句“我们不分彼此”,被岛内引用最多,尤其受到认同。这是这两天“宝总”在岛内如此受欢迎的深层原因,也反映出岛内各界对两岸交流的热切盼望和对两岸同文同种的深切认同。! ]1 w) S- p# k. E) B
“两岸民间交流是王道”
% x8 Y9 l$ B% x" r谭主搜索岛内媒体和社交平台的报道发现,“交流”是最热的关联词。; t: b; q; d; d- B0 m
胡歌一抵达台北松山机场便受到大批媒体包围,不少粉丝举着写有“宝总进宝岛”“跟宝总一起吃排骨年糕”等《繁花》剧情梗的霓虹应援牌接机。有粉丝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等你很久了”“欢迎宝总”,两岸多交流互动是好事,“台湾有很多漂亮风景,也期待胡歌能来台湾拍戏”。, B& x/ u5 I7 I& [3 E: m% g( F
台湾TVBS、中天新闻、三立新闻等几乎所有岛内媒体均对此次交流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TVBS的报道称,大陆影视人员来台,民众热情回应,期盼两岸交流能够逐渐打开。台湾中时新闻网刊发评论文章《胡歌旋风 证明两岸民间交流是王道》指出,一如“宝总”在台湾掀起的热潮,两岸民间交流充满暖流。' U, Q" t8 C1 |- g4 e
; m) z7 Q6 |1 c; N, n
: e9 q. C. T; E u, F% ^" G
岛内媒体报道截图
5 b$ [+ }8 F, D. I; X有岛内网友在相关报道下留言称,在当前绿营营造的“抗中保台”紧张氛围下,“宝总”来台交流实属不易。还有网友表示,“宝总,宝岛要常来哟”“希望透过这次可以让更多陆剧演员来台啊”。
1 J# m9 O9 N, O' Z8 x8 q7 f胡歌在台期间有一项重要行程是参加“对话青年”活动,与台湾青年创作者进行交流。胡歌和参与活动的台湾青年导演围绕两岸影视合作、两岸创作者和演员的经验等展开热烈互动。不少台湾年轻创作者都表示在交流活动上收获很多,更加了解了大陆影视发展,也对与大陆合作充满期待。主办方表示,因难敌媒体热情,开放拍摄时长由原本规划的10分钟延长到了近30分钟。岛内媒体“番薯藤”发文指出,这是两岸两代影人的碰撞,岛内青年创作者要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拍片伙伴,共同为华语影视圈创造更多荣耀。* L7 s2 ^' M: n
( P( ~- P0 |5 y! I7 c+ Z, j/ ]7 w+ ~ `
胡歌在台北与台湾青年对话# D d) s$ B3 j( F# ~2 R6 y
在两岸制作了不少影视作品的台湾资深从业者表示,这种交流特别好,未来两岸影视交流会愈来愈紧密。另一位台湾导演也表示,“其实台湾影视圈绝大多数的人都希望和大陆常往来”,今年《周处除三害》在大陆票房惊人就是个正面例子,胡歌来台造成旋风,对两岸影人合作具有积极意义。0 t+ D9 @& P* ^; U7 H6 E
在谭主看来,胡歌在台如此受欢迎,绝不仅仅因为其个人的明星光环,更重要的是,在当前背景下岛内民众对于两岸交流的渴望。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民间交流是两岸关系的基石,只要民间交流能够持续保持热络,两岸关系就能蓬勃生长。
4 }# h' a4 f# u" f) I5 q$ k“语言相同,文化共通,/ T. v2 U0 j7 g) r, [ _6 B
我们不分彼此”7 w8 ]6 t2 D! y5 @
谭主观察,岛内舆论更深层次的讨论聚焦在此次行程中的“共同”上。- ?) Y' {& f: x8 W+ M
在交流活动现场,有人说“宝总”的沪普也有台湾腔,胡歌笑问:“我的乡音有台湾口音吗?”当得到“有,我们都很亲切”的回应时,胡歌表示:“那我更开心了,说明我们不分彼此”。有岛内网友也留言称,“本来就不分彼此”“完全是台湾口音”“上海人的普通话就是和台湾口音相似,看一下《繁花》沪语版就知道了”。还有岛内剧迷表示,“已经三刷《繁花》,因为祖辈口音与上海话类似,想听上海话”。
: K+ \# K% B3 b/ ~( q3 h' F2 k6 G" m) f, \( ^, O9 O2 t
: B3 w* v5 P6 V* {: J1 j& p+ _岛内媒体报道截图& L9 Q/ }% R+ n3 Z m
岛内舆论还关注到两岸对美食的品位相同。台湾三立新闻网报道,胡歌在二十多年前来台湾时就觉得上海跟台北很像,这次向岛内民众推荐上海美食“宝总泡饭”,有民众回应说“自己DIY就可以”。“宝总”情有独钟的“台湾米线”也引发热议,有岛内网友说“台湾还有很多美食,下次多待多品尝”。6 S* C/ j( j, U+ I* ?* g0 l* \# m+ S
很多岛内民众对《繁花》中的共鸣元素津津乐道。岛内青年蔡莉说,《繁花》中出现的上海路名有很多在台北也能找到。有岛内专家指出,《繁花》讲述了在改革开放背景下上海经济飞速发展的故事,是大陆现代化发展的缩影。相较于《琅琊榜》《仙剑奇侠传》等胡歌参演的古偶剧,《繁花》更贴近现实,在这种台湾似曾相识的现代环境中,剧里的发展和成功更可信,更能引起共鸣。有岛内观众点赞《繁花》“那个年代的穿着打扮、流行金曲和蓬勃向上的整体氛围,这种时代印记只有我们中国人才会懂”。还有岛内学者表示,《繁花》讲了一个为过上好生活而不断努力的故事,我们从这种朴实拼搏的中华精神中也看到了自己,很能共情。: C [: ~# d& x' h
谭主想说,岛内舆论聚焦的这些“共同”,源自于两岸共同的文化根脉、相同的价值观念和相通的人文情感,不分彼此。这种亲近之情是自然而然、与生俱来的,也是打不散、拉不开的。& ^) R' Q l" R: }
有岛内媒体用《繁花》里的经典台词寄语两岸关系未来:“我们知道自己在每个春天会开出什么样的花,也知道秋天一定不会结出什么样的果。但我们依然会期待下一个冬去春来、繁花似锦”。% Q: A( \. G1 g1 B' C+ @5 n
谭主最后想说,冬去春来、繁花似锦,无论从岛内媒体引述的这句台词,还是从这次交流岛内涌现出的无限热情,都揭示了岛内社会对两岸不分彼此的认同和对两岸关系春暖花开的强烈渴盼。有这样的主流民意在,“宝总到宝岛”这样两岸同胞喜闻乐见的交流互动必然越来越多,也必将在岛内掀起更多旋风。8 n8 c5 E3 r' X9 q$ m( p' Y
0 E, h: U9 Z1 [! S3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