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枫叶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5|回复: 0

六大奖项将相继揭晓!2024年诺贝尔奖“开奖周”启幕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69456
发表于 2024-10-8 00: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中新网10月7日电(张乃月)北京时间10月7日,2024年诺贝尔奖“开奖周”启幕,六个奖项将相继揭晓。
0 L+ v$ k$ k6 q1 c# h  从1901年首次颁发至今,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120多个年头。这一备受瞩目的大奖从何而来?2024年诺奖有哪些看点?回顾百年历史,在诸多专业性强、看似“高冷”的诺奖中,有哪些研究的成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1 v! d5 g" H5 K. m! a) `& ^2 l
  一份险些“夭折”的遗嘱
2 h% C7 W# m  w" D. M# v  1896年,瑞典化学家、企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去世,他在遗嘱中决定,将自己3100多万瑞典克朗的财产捐献出来设立基金,并将每年所产生的利息作为奖金分为五份,奖励给在物理、化学、生理学和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五大领域“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1 K3 l7 @% j6 V* k' }# d1 Z
PE9FWz9I9ZIje0tw.jpg
, G" {! a% {8 Y# |6 I6 k9 T( \' O

% P5 v, f9 Y; `: S
资料图: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半身像。
- {( @% I& k& T# _/ |; f
  不过,这份遗嘱在公布之初并没有立即得到支持。一些人认为这是诺贝尔的“异想天开”。在当时的保守派中,还有人希望阻止遗嘱实现,甚至因为诺贝尔没有把巨额遗产捐赠给瑞典,给他贴上了“不爱国”的标签。, ~0 L( C( j$ N6 g$ X. Q
  最终,经过漫长艰难的谈判,瑞典国王于1898年宣布诺贝尔遗嘱生效。1901年,第一批诺贝尔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挪威奥斯陆颁发。4 }) e+ M) m; E; L% T2 L* x# f, B
  之后,瑞典国家银行(瑞典央行)在1968年成立300周年之际,设立了“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即“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过,这一奖项的奖金并非源自诺贝尔的巨额遗产,而是来自瑞典央行对诺贝尔基金会的捐款。  y% [" }$ t  k# D# n
  2024年诺奖看点有哪些8 H+ g9 j! E' }0 K0 \/ L
  通常,诺贝尔奖得主名单会在每年的10月公布,颁奖典礼则会在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举行。届时,获奖者将接受奖章、证书和确认奖金金额的文件。) G7 Y) ?5 i3 j) A0 o& c
ZUcE7HM7YQq64F2m.jpg
6 f0 o# @+ p9 J! T4 L7 m$ G

$ c6 m  r9 y* |
资料图:诺贝尔奖章。

$ s8 q+ v4 D* F0 R2 |0 T1 n6 R  9月19日,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引文桂冠奖”名单披露,2024年有22位科研精英入选,他们的研究成果被认为具有诺奖水平,在各自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R  L' y9 N; h) C7 l9 _, [6 d  随着“开奖周”来临,2024年诺贝尔奖各奖项的公布日期也已敲定(以下为北京时间):- l) b4 E" T' N- ]4 j9 H0 c( r
  生理学或医学奖:不早于10月7日17:30
2 E; I1 y+ H* l$ Y  物理学奖:不早于10月8日17:45
* R# t( r+ h/ u" N8 B  d  化学奖:不早于10月9日17:45
" t" ~7 w5 I/ r. A: ^- l( z  文学奖:不早于10月10日19:00! d- l/ d& z; Q
  和平奖:不早于10月11日17:009 u' S4 _4 A0 Z$ V+ e
  经济学奖:不早于10月14日17:454 ~2 t/ w# Q4 X* q8 q9 m- M3 {: c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2024年每项诺贝尔奖的奖金与2023年持平,为1100万瑞典克朗。
$ v* H  m' c8 j6 i, `! P  “身边”的诺贝尔奖1 P2 O( L: r: Y
  作为一年一度的“全球科学盛宴”,诺贝尔奖——尤其是其中的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似乎距离不接触该领域研究的人很远。然而,在历年的获奖清单中,不乏题材“高冷”,成果实用,早已融入甚至改变了我们生活的研究。
7 A. A: J* Q$ e% h5 z  ——医药研究
; q7 Q* C$ Q* `4 L. G% z7 ]  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抗疟药物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目前,青蒿素已经被广泛用于疟疾肆虐地区。仅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自2000年起就有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 @& H* _7 o( x2 A: {( ~
pDQTmtMhSz0t3td3.jpg

2 J1 o( P( p$ s% T
3 B5 G) Z0 }4 G6 `
资料图: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领奖。
: y* i6 J/ {* B1 D$ B! G
  在1923年,加拿大医生班廷等人因发现胰岛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后的百年间,这种物质帮助无数糖尿病患者过上正常生活;
7 {$ I8 W, ], M7 O% ]  1945年,三位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弗洛里、钱恩凭借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获奖。这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帮助人类走出被细菌感染支配的恐惧,平均寿命得到显著延长;
3 s1 ~9 x0 u$ e  ——X射线/ z6 k9 e9 _* M
  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发现X射线的德国科学家伦琴。他在家中实验时发现的X射线,为医疗影像技术铺平了道路,并在临床医学上得到广泛应用。如今,不论是在医院进行身体检查,还是在工厂无损检测评估产品质量,都离不开X射线。
7 x% x( e: Q: h6 S& y  ——塑料# o7 K% Z  ]+ u8 S/ ?
  20世纪50年代,德国科学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奖;60年代,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些研究推动了塑料领域技术发展。如今,从牙刷、外卖餐盒,到电脑外壳和飞机零件,各种塑料制品早已遍布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
7 V7 d& d2 _  d8 N  ——锂电池
& x# v# r  E7 N( y  201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与现代锂电池发明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美国物理学家古迪纳夫等人。如今,在手机、电脑、电动汽车中,处处都能看到这种可充电、重量轻、功能强大电池的身影。如诺贝尔奖官网所介绍,这些科学家“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
; C! w) g( t8 b! F) m! c- t3 `! a  ……
4 N% E  U6 ^4 I6 h2 |  [  或许正如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路易斯·伊格纳罗所说,“摘取诺贝尔奖的任何科学发现都不应束之高阁,而应普惠大众。”9 a# W9 h" P! g$ p. M7 Z
【编辑:田博群】
【郑重声明】活在枫叶国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活在枫叶国

GMT-5, 2025-4-26 05:41 , Processed in 0.016685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活在枫叶国

www.canadaasian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