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渥太华散记- \3 H8 V6 I. E, _9 N8 F5 D. B
9 W( }" E( p$ L5 I9 O
" T! {, B7 x' U" F; q- W" _9 e作者|田樱 图片|海君
& Z, F$ M4 `" Y Z w* j; l, ]0 `4 C- [# ~0 G' M0 M1 r
加拿大首都在渥太华。
, n* R5 ?8 s" c7 D) k9 w
1 t. C) \) h) b: ]6 _. A渥太华之旅感受到严寒之都的美景,别有一番情趣。- I7 _: F: h, v, u" q4 C8 h
2 B [$ w) J8 x加拿大地处北美洲的北部,北冰洋的南面,约有一半的领土位于北纬 60 度以北,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据地质学家考察,大约在两万年以前,加拿大97%的土地都是冰川,冰层厚达两千多米。时至今日,还有20.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终年被冰雪覆盖。+ |" c! ^* o+ l" v! b5 C
# h0 J; g- ?& x3 O
渥太华位于加拿大东南部,靠近加、美边界一带。夏天象赤道附近的城市一样炎热,最高气温可达37.8℃;冬天却又比莫斯科还要冷,最低气温曾经达到-39℃。10月就开始降雪,到第二年、四、五月,积雪才逐渐融化。每年有八个月左右的时间夜晚气温降到冰点以下,可谓严寒之都。
3 d5 X; ]/ M3 x# y1 n
& z+ f% {6 v* I. q0 W3 @人类毕竟是大自然的征服者。习惯于寒带生活的加拿大人对待寒冷的态度相当乐观,入冬以后,无论是阳光灿烂、里无云的晴日,还是星光闪烁、灯火通明的夜晚,渥太华的市民们,不分男女老幼,穿着五颜六色的运动衣,来到近八公里长的里多运河溜冰场,在那里纵横驰骋,健步如飞。9 m+ w& S. \) }
3 y- L" l/ o V- Y5 \7 M# k建于1832年的里多运河,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把北面的湿太华河和南面的安大略湖连接起来。航行于运河上的船只,既可南下金斯敦,西出安大略湖,进入北美的大湖区;又可向东行驶,经过圣劳伦斯河,通往大西洋。如今,现代化的巨轮取代了昔日的帆船,运河的航道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夏天是游人泛舟荡漾的理想场所,冬天是健儿冰上嬉戏的广阔天地。
: }4 `, w8 H3 c. |% A7 T1 I
- H9 S" t) e3 ` k# \& l里多运河溜冰场,每天从晨到傍晚,机动扫雪车在清除冰面上的积雪,保持跑道的平滑与整洁。每隔一公里左右,就有一个温暖的亭子间,可供滑冰爱好者在那里更衣、换鞋、磨刀、休息。酷爱生活和体育的渥太华市民,对待冰凌遍地、积雪成山的严寒,不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畏惧,反而从中寻求到无穷的乐趣。+ L+ d' g2 f1 A0 o' i/ O4 _
/ g. ?1 o" I E" D- Y
春回大地,冰化雪融。5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议会山前,繁花初绽;运河两岸,群芳竟艳。荷兰的国花郁金香在这里定居,200万株郁金香,红蓝白黑橙黄紫,点缀在公园内外,大街小巷,人行道旁,纪念碑前,状如花环,形似彩练,万紫千红,格外美丽。1 \ p u: h) ?. i9 {
9 g+ x$ O& s7 r( ^. F. m0 d# _二次战期间,希特勒的铁蹄蹂躏着荷兰的国土,荷兰女王朱丽安娜及其子女背井离乡来到渥太华避难。战争结束后,为了感谢渥太华市民的盛情款待,朱丽安娜女王给渥太华市送来了 14 万株郁金香,繁衍至今。每逢郁金香盛开之时,那一株株清秀、高雅的花朵、令人心醉的色彩和火焰般的光泽,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F C/ R, X0 I9 D/ V% ]
. n2 X1 c" U5 u: ]
渥太华的夏天是短暂的,秋天却是绚丽多姿的。加拿大境内多枫树,故号称枫叶之国。1965年,加拿大国会把一枚红色的枫叶选作自己的国旗。
2 q0 v- C- R' g2 G) S$ l. t, I0 h$ `1 Z( `
秋游渥太华,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那满山遍野的枫叶,或呈桔黄,或显嫣红,宛如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等火。加蒂努山山花烂漫,菲利普湖湖光粼粼。举目远望,山巅上游人济济;俯首低回,湖面上白帆点点。湖滨沙滩上戏的赤腾少年,时而潜入湖心,到中流击水;时而浮出水面,笑迎灿烂的朝阳。9 s; O" ]) J2 I9 l1 O
/ f8 J* c2 S3 [, O早在 1858 年,渥太华就被英国女皇维多利亚选定为加拿大的首都,这是因为这个伐木小镇恰好位于加拿大两个最大的省份安大略和魁北克的交界处。议会山背后的太华河曲折蜒,河南边的人操英语,河北边的人讲法语,一河之隔,体现了两个民族两种文化。实际上,加拿大首都是由英裔聚的渥太华河和法裔聚居的赫尔这两个城市组成的。横亘在渥太华河上的四座大桥载是连接这一对姐妹城市的纽带,而 1971年通过的英法两种语言在加拿大具有同等地位的法案,则是连接英法裔两大民族的精神细带。" x' X: [: E5 H m+ P1 n- c$ P
' s+ ^! ?! x' e1 W
加拿大是一个在欧洲移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民族的国家。早期移民主要来自法国,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在魁北克省定居,而英裔则分散在其余各省。在渥太华生活,最好懂得英、法两种语言。不论是逛商店,坐火车,乘飞机,乃至出席音乐会,广播员总是把同样内容的话重复两遍,而且总是先用法语,后用英语。在所有的会议厅内都安装了现代化的同声传译设备,你讲英文,它立即翻成法文,你说法文,它立即译成英语。
5 _1 R* f7 j1 I$ O6 s! {; l' A- D! z5 c. Y% V3 a" n2 c) t3 [1 Y2 q" Q
加拿大联邦议会常年对外开放。解说员把游客分成两路,一路讲英语,另一路讲法语。议会开会期间,任何公民均可自由进去旁听,在每个座位上都安装有英法两种语言的同声传译设备,参观者可以自由选听。
" u2 Z6 }. @" u7 v5 p9 p' P
% |: N, `0 A' w- z为了防止环境污染,渥太华的工厂不多,文化科学机构却不少。除渥太华大学、卡尔顿大学等全国最高学府外,还有名目繁多的科学院和研究所。
" |, _- q; H6 B4 p/ l. d! I; `) o c* |: W% j1 o8 N5 G* L
位于里多运河西岸的国立艺术中心被人誉为“加拿大艺术之宫”,是一座全封闭式的六角形建筑物,远看好象一座巨大的山峰由于几乎所有的门窗都掩藏在地下,所以,常常使初来者不知从何而入。楼上设有雅致的餐厅,楼下辟有敞亮的咖啡馆,还有书店、歌剧院、音乐厅和小剧场等。在这儿,墙壁无回音,走路无响声。中国上海舞剧团和中国京剧院三团曾先后来此演出,场场客满。4 Q8 s1 Y2 f9 N8 R I* A
5 {& n& L# n6 ~) _& |1 u
从国立艺术中心出来,跨过一条马路,就是建于 1913 年的渥太华的国家画廓。画廓主任时学颜博士是一位加籍华人,知识渊博,精通中、英、法三种语言。1978年中国户县农民画来加巡回展出时,就是在这位女士的主持下开幕的。7 w' i' Q- G. X4 H- Q w! m
. w: l) N9 D- t: n. z1 R在麦特卡弗大街南端,并列着两座古城堡似的建筑物,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自然博物馆和人类博物馆。走进自然博物馆,你可以看到冰川时代古生物的遗迹和恐龙化石;你也可以了解天体演变、地壳运动和火山爆发的成因及其内在规律;你还可以发现从矿物到植物,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从水生植物到水生动物,从卵生动物到哺乳动物之间的同一性和质的区别。让人感到豁然开朗,耳目为之一新。2 @7 H8 z$ G/ P
$ C7 ~: y" z( H踏进人类博物馆,你将会进一步了解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人类进化的历史,这里既有考古学家发掘出来的史前时期的文物,又有爱斯基摩人破冰捕鱼的冰窟和印第安人顶礼膜拜的图腾。
. j$ f0 X) A3 F$ r. l7 `% e" g8 O/ d1 x
为庆祝加拿大建国100周年而建造起来的科技博物馆堪称是渥太华的骄傲。每年的参观者逾50万人。不论是儿童和妇女, 青年和老人都可以从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增长有益的知识。喜欢举登的小孩子可以爬上 19世纪的火车头,进入阿波罗登月舱,摆弄轮船上的罗盘仪,它告诉人们,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是怎样从狗拖雪橇、马拉板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好奇心重的青少年,只要骑上独轮脚踏车,使尽全身力气,就可以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尊容;只要对准了天文望远镜,就能够探索宇宙的奥秘。年迈的老人则坐在电影厅里舒适的沙发椅上倾听着悠扬悦耳的电子音乐,观看着江河湖泊、风雨雷电的运动方式和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的演变规律。当你踏进物理厅和电子厅的时候,不管你是否愿意,你的视力、听力和智力都将受到严格检验:你能否在一个倾斜的位置上保持身体的平衡,从一个混乱的角度辨别方向,在一片嘈杂的声音里分清真伪………/ M! R C: {% X/ \- B& i
+ p, b& z: N9 n' A, B: r
与众不同的是,在这所博物馆里,任何一个参观者都可以推、拉、按、拧,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来了解某些基本的科学原理。透过显微镜,你可以看到放大 100倍的血液;观测光电管,你就会懂得热能是怎样转化为电能的道理;打开留声机,你将能听到30年代的广播;转动潜望镜,你就可以洞察头顶上的雷达、身后的井架和室外正在升火待发的远程火箭推进器……
; V5 B3 L+ Z, x+ V; y! G' w8 F! p% ?# _* p- _2 @0 ?- M( T( X
走出博物馆,顿时感到自己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了解。另外,这里还有军事博物馆、航空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供人们参观。
. Y1 Y$ L6 {2 H
* K4 |' u) n1 L/ \3 F& t: _渥太华,加拿大的科学文化中心。9 m6 O1 o6 b. U/ I/ E& i; I
2 ^- l0 J* w* ]
向上滑动阅览
8 q/ k0 k5 q0 u% O
9 }5 [% w& t9 R, s
1 {/ ]0 Z$ q# F: @" i/ B
$ n$ }2 ^5 y, C3 z/ |- t( X
作者简介:田樱,本名田俊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大连市散文学会会长,辽宁省散文协会理事,大连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会长。1990年大连市中山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1993年大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政协大连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 B: b$ r; i% k. P( P: O8 B2 [0 v, D! _
著有:《榴槤情》《樱花情》《草屋情》《峇厘情》《吴哥情》《基纬情》《雅典情》《海天片羽》《樱》《岁月情》。8 P' c7 u* I ^6 j x8 v7 Q
# |7 v" q' ?( |# U$ |
壹点号 既望文学$ Y# n' m- C! q
5 M5 @0 R+ n* k* X" \' E" R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