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v' b7 E) S& c6 d! O
& e4 ?$ Z# L- \; L: q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前,我军某部战前宣誓。图片来源于网络。5 u8 V+ X/ o* V, [
本文为卡尔加里小虎原创作品,仅在头条号发表,现已开通全网自动维权,谢绝任何形式的搬运抄袭,转发请注明出处!
: K1 o, @! B$ y% F如今看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参战老兵的回忆文章,老兵们都坦然承认,开战前心里有过害怕甚至动摇。* m4 `: X$ Y# R, }- y I# e
但是通过政治思想工作,通过战前动员,绝大部分战士都能克服恐惧心理,或者说就算心里怕,也不会说出口。% I$ A9 s9 ~3 @, G
毕竟,怯战言论是会动摇军心的。
" u1 ?% N- F! ]1 A0 T; X不过,也有78年底刚入伍的新兵,没有经过完整的新兵训练,完成从民到兵的转变,所以战前说出“我不去,我怕打仗”的话。2 V6 s, _# {/ W
参战老兵杨裕东(笔名:杨云风、风牌575),79年战时任13军39师115团1营2连副班长,他在自己的纪实小说《橡胶林的回忆》中,就写了这样一件事:" Z' ?9 v6 B, Q& s9 R; P( C6 L0 l2 c7 v
就在大家都纷纷表决心上战场的热烈气氛中,“我不去,我不想打仗!”的声音也出现了。5 k( `! t& v7 P6 D
说真的,现在我真佩服这位兄弟在那时能喊出他自己的心声。4 c3 Q/ H P8 e6 Q( F6 X0 Y
' H, z9 `5 ]) Q" @! t7 s& _2 ], Y4 _
$ R i9 b1 C8 v, Z3 o' t
( O7 \* w) n5 i% K《橡胶林的回忆》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5 P; o' u/ H8 \8 Z说出这句话的是1978年12月(算79年兵)刚入伍的新兵,2连三排九班的乔国光。; J! X/ y4 P; S: ~ p0 P
19岁的他入伍才一个多月,是昆明市入伍的城市兵,父母是小店主出身。
" A2 ~: L8 k9 n如果这个新兵怯战逃跑,或者选择自伤避战,就可以军法处置。
, v, h' B* P: j' g# U6 R3 |4 K6 @如11军31师93团一排原排长郑裕仁,在开战前一晚持枪自伤,被送到军事法庭,全线通报。
+ \0 O, @. f2 Y5 H: h' f但是一个新兵因为害怕,嘴上说“我不想打仗”,也不可能一抓了事:
' z) o1 T( |6 Z5 t+ R班长、排长、指导员、连长都给他做工作,但他谁的话也不听,反正就是一句话,“我怕打仗,我不去前线!”
7 T" u/ T& G! e7 S9 r' c2 T一不参加训练,二不与人交谈,整天就在屋子里傻想,活像得了精神病。1 b/ F4 U9 O k$ V& I
0 J0 p. _- Y" Z+ R4 G' w4 X
7 f4 ?, c2 k6 N' P0 t+ K# C
0 m9 T3 E2 y1 R5 W! o* g0 V; t" e- u) h
参战老兵杨裕东的抖音视频截图。$ j4 R4 Z; P/ [2 V! U$ \5 C. Z8 C
连长想到一排的杨裕东是重庆入伍的城市兵,就让他给三排的新兵乔国光做思想工作。
: `3 j) X$ I* c$ A书中写道:
, K( s( D. ]6 H' L2 \“是啊!我们都是城市兵,像我们这样的还有好几个,你看四班的何崇民,是重庆钢厂的,六班的何小林是重庆沙区教育局的,那么多城市兵都不怕,你怕啥?再说我们的头脑都很灵活,不会有事的。”4 L5 a9 O9 Q, }
我说动了他,他在我面前表示了不拖连队的后腿,要站起来做人!
6 ~# i2 G) r7 R$ H
& s) D5 A( s% [- h& @) d( a
[7 S# t; t: l4 `1 a+ R, f3 A& ^
+ ^4 k4 y# d, m N8 {$ s
- H' s0 d# s G" ~9 n新兵在进行队列训练。图片来源于网络。
5 n- l5 m! O3 A- w, I9 g5 k连长第二天很奇怪,怎么杨裕东就把乔国光的思想工作做通了?
$ n( k1 a4 t+ `/ I9 a书中是这样写的:% M" f: P: U& c4 }, ?. G3 v
其实那天晚上我的潜台词是:“我家的条件是最好的,高干的儿子都敢上,你有什么不敢!”
7 q! [* k! ?2 m0 y/ h8 w% s原来,杨裕东的父亲是1930年入党的老红军,是副军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