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枫叶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27|回复: 0

[温村新闻] 今日报纸头条 | 在黄河尾闾,打造幸福之城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超级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7469
发表于 2024-12-24 11: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香港
今日报纸头条 | 在黄河尾闾,打造幸福之城-1.jpg
. A4 @; E2 u2 ?, `2 c& J! n) T' t  _# k+ B
* e- t4 Y, |: v5 ?! C/ ~  e 今日报纸头条 | 在黄河尾闾,打造幸福之城-2.jpg
5 J- r, W, K& h6 T; q: \0 b
( ^$ P, n& g' X0 Y: I东营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资料图)
3 H0 Z* `9 F6 d) L; y$ ~; q- X9 Z" J  B5 \. Z- n! [& D
今日报纸头条 | 在黄河尾闾,打造幸福之城-3.jpg
4 ^* T% a% `  |' ~! G& L$ O1 j7 B' C, x
社区老人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安宁社区幸福餐厅就餐。# e! q" |8 E$ o
: M$ h/ L2 K% ]+ b+ m9 j8 ?. E
黄河滔滔,万里奔腾。
! u( U6 t/ n5 N! a% L7 Z' S- I8 D; k) n4 V8 A3 U5 M
冬季的东营,田野里,阡陌纵横,麦苗青青,大棚座座;乡村里,环境整洁,民风淳朴,产业多样;公园里,市民悠然畅游;社区里,活动丰富多彩……一幅环境整洁优美、生态宜居、幸福和谐的画卷呈现在人们眼前。
$ T% i2 e5 o% y8 L. h5 T/ Q" W/ p; G$ v/ D$ L+ @- L$ q& W; G
近年来,东营市坚持“共富共享 幸福东营”发展理念,聚焦生态环境、基本医疗、文体生活、社会帮扶、基础教育、社会治安等多个民生领域,真抓实干,全心全意提升民生福祉,解决了一个个民生难题,圆了群众一个个美好梦想。
! B. F, |( w% g5 \6 `4 c- N2 R6 U' H* f0 G
城乡宜居“焕新颜”
9 C& C( b+ \& Z  G0 o, L
6 A& N1 d; y; p- e. z幸福家园“笑开颜”; ~/ c! S- s! V5 @
( c  [( o; l- V7 N: u: y
走进垦利区黄河口镇新林村,笔直的水泥路干净整洁,村民房前屋后看不到一点垃圾。多处手绘文化墙,为这个小村子带来了浓浓的艺术气息。
* h" J/ u( p/ ~8 D
  w& ]+ S2 o) n4 m6 F5 ^“我们村这几年是越来越整洁,越来越美了,尤其是每年春天海棠和芙蓉花开的时候,村里10条街道上,开满了粉的、紫的花,很多外地游客慕名来村里打卡、赏花、拍照。”每天巡视村庄环境的村公益岗人员王进成说。; W+ R1 D% `- Z' J4 r' R
  a; Z! F2 p, P% {8 _/ J% R: {2 ~
近年来,新林村在基础设施完善提升方面下了大力气,新修了“六横四纵一生产”水泥路共计4000余米,种植绿化苗木3800余棵,村民厕改全部完成,晚上路灯明亮,并打造了“孝德示范街”和“党建文化墙”。村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了“老年活动室”,为老人开展包水饺、健康义诊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n# ?2 ]! l1 E% c

' H3 U4 F# D: Y“经过近几年的连续整治,我们村人居环境比以前大有提升。村民卫生习惯养成了,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提升。2019年我们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21年又被评为省级文明村。”新林村党支部书记牛文月介绍。6 P9 C) |. @1 w5 }3 O
, X4 a) r8 ^7 `/ ]) V- F+ x2 K$ r5 b
近年来,东营市围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累计改造老旧小区321个。其中,东营区东辛片区、垦利区西部城区等项目被评选为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片区,改造后的小区环境焕然一新,还新增了健身器材、儿童游乐区等便民设施,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5 p4 i' ]( w/ q9 ^
# r- f; d7 y! \( P- x! p, ~2 ^1 M安居才能乐业,东营市通过住建、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协调联动,加强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跟踪住房安全保障情况。并通过提高补助标准、规范改造设施、加强施工管理等措施确保群众居住安全。
; g9 Y( X1 ?3 t* c) c' ]
! Q# r; V% J; h0 s; d( d) g“年初,我这35年的老房子,檩条断了,墙上还有裂缝,下雨天更是麻烦。村干部们知道后,很快就办妥手续帮我换了檩条,修缮加固了房子。”广饶县大码头镇杨宅村困难户陈秋说。- K( s! z* b; ^, W1 |( B. V! M

! I( Q8 N) Y' G东营市积极推动农村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在东营区史口镇林家村,外墙经过保温改造后,村民们惊喜地发现,屋里的温度明显提高了3℃-5℃。村民闫兰满心欢喜地说:“外墙保温改造以后,屋里的温度明显提升,现在的天,穿个毛衣在屋里就很暖和。”
" b3 p4 L9 A4 X: V
" y0 y, l. T; t/ K# X- h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东营市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工作方针,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群众享受更多“蓝天白云、碧水净土”。目前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跃升至全省第5位,国控断面优良比例同比提升11.2%,近岸海域优良水体面积比例同比提升30.6%。通过建立“河湖长+生态警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四长联动法治护河机制,东营市进一步加强了河湖的管理和保护,推动了美丽河湖建设。% \. C7 ^) ^0 H+ m. b6 s

1 D$ I4 n1 u/ s, s, X此外,东营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通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两网融合”,全市已基本形成涵盖前端投放、中段收集运输和末端处置的全链条管理体系。% t' S  A" w( a( y: f
  }) J- W. o0 B1 I: u  \
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东营市加快公园城市建设,完成了38处体育设施进公园、3处学校周边“三件套”设施建设,新增公园绿地开放共享10处,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可进入、可参与、可使用的城市绿色空间。$ R( r) s1 Y; I2 ?. h8 T: W
" B( y2 q- a- O: z
同时,积极推动城市精致建设和精细化管理。今年,全市共规范占道经营行为2万余起,清理各类积存垃圾20万余吨,拆除违法建设23万平方米,治理施工扬尘污染问题1153个,清理“僵尸车”308辆,营造了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特别是在城市更新行动中,东营市重点推进了14个重点片区的更新改造,高标准实施总投资265.7亿元的84个重点城建项目,不断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品质提升和功能完善。5 q. \* O: z9 p

* |; ^, o6 c) x- w( x5 U东营市持续优化物业服务,对物业企业开展“巡查测评”,健全完善“红黑榜”制度,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质量。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东营市建立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居民的生活品质。8 d  M7 }7 g( T
* \' W: T5 b2 y3 S4 t! I
东营市大力推进城乡道路建设改造,畅通群众出行路,提升群众获得感。近年来,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00余公里,北二路、府前大街、南一路等一批主干道路先后建成通车,城区道路完好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同时,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出台了《东营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方案》,计划至2026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720公里,重点提升县乡公路三级路比例。
/ d! ?- E# U1 j0 i/ B! I( U" J# D3 Y) n+ O4 [. c: i
织就医疗“保障网”, n: B( a/ g& u' a& o

5 h- ~- I2 w3 I5 i1 z# M% B绘就城乡“健康图”
4 e# R  i( I" b/ _. m0 k" ?5 q9 C# N0 v& Y$ V+ e
“今年6月,我得了心肌缺血的毛病,幸亏村里王芳大夫检查快,还能通过远程心电图及时确诊,让我当即就转诊到了县中心医院。因为治疗及时,几天就康复出院了。”说起在村卫生室就诊的经历,76岁的利津县利津街道后张窝村村民刘殿忠很是感慨。, T" O7 J) J8 O8 R3 s& ]3 J. C
- ?/ F. r- u( }" k. r
眼下的后张窝村卫生室,是今年5月份由利津街道卫生院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建设三年”行动为契机,投资近20万元搬迁改造的。9 ?# r: P/ z! K
$ X4 e$ \, Z( N
卫生室整体搬迁改造后,实现了宽敞明亮的6室分离、高标准一体化,配备远程心电图机、血液分析仪、颈椎康复仪等仪器,可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等各项服务。卫生室还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A级单位、残疾人康复示范站、社区药品零差率销售点,服务范围覆盖周边5个行政自然村,服务总人口3897人。
4 H- O# v% S& P4 b5 m* [) P1 w# H! j/ n2 O' R) [& g" k
近年来,东营市借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村级卫生室建设提档升级,通过加快必备医疗设施的配备,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村级卫生室软硬实力,有效提高了基层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水平。5 }0 V+ o1 E6 w

$ @" y1 b1 s! [. ]" y7 _5 Y: i今年3月,河口区新户镇中心卫生院接诊了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刘旺美。当时正在卫生院坐诊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下派帮扶专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安然迅速前往卫生室会诊,并为患者开通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转诊绿色通道。刘旺美出院后,又接受了镇中心卫生院的中医针灸康复理疗。“现在在镇上看病真是很方便,卫生室服务很周到,药物也齐全,大城市的专家也来家门口坐诊,孩子们也能在手机上关注健康信息,我们这些老人很放心。”刘旺美说。$ [2 r( E; B, f9 ^$ W7 Q+ Z
  C/ J2 O2 m, y! B5 [
在基本医疗方面,东营市持续优化医疗资源供给,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1938家,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4.42人、注册护士4.88人,均居全省第2位。总投资88.24亿元的16处市、县重点卫生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医疗资源的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市级医院建立了下派帮扶机制,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明显。
; E' R/ R: p9 {. }2 T) s3 f1 B+ u! F
目前东营全市1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与省内外知名医院66个专科团队建立专科医联体,临床重点专科群初步成型。东营市人民医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分别与山东省立医院、齐鲁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建立医联体,通过远程会诊、专家坐诊等方式,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 S8 M1 C0 Y+ S) @9 i: D9 k$ y' c8 T) f! X, A: L7 ?
同时,东营市还通过实施“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建设了3处市域共享中药房,覆盖全市800余处基层医疗机构,4家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全部推行中药代煎配送到家服务,让群众获得了更好的就医用药体验。! u" Y0 _- W4 Y0 M% C
  ~$ O( \2 @2 W  N; i! F) h! |
文化之光0 W+ D& Y3 [/ ~: A5 }1 _

" g2 V  P' Z+ m- q" X点亮城乡生活
' T' s% i0 @5 v) a' p, ^; R2 {/ B+ y- W
利津县东津渡黄河书屋,窗外是奔腾不息的黄河。书屋里有丰富的藏书、免费的热饮、纸笔、充电器等。“这里会定期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国庆节期间,我们的‘黄河书屋奇妙夜’活动,通过共建帐篷夜宿书屋、观看影片《怒吼吧,黄河》、才艺展示及一同观赏黄河日出等环节,吸引了众多家长与孩子参与。”书房管理员王雪莲介绍。
0 p' o0 c8 i# W$ o) ^% u; T, r( G* h  s6 D. D2 p0 X: g  f/ a
东营市坚持需求导向,聚焦基层乡村特定群体,让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浸润群众美好生活,为群众提供启智润心的“精神食粮”。) }" l0 s0 [) V+ S3 B6 Z

5 {0 ~5 m6 h* ]( @  p河口区图书馆紧紧围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河口”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乡村阅读推广主题系列活动,做乡村儿童阅读“点灯人”。此项目于2024年4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
+ e* P8 N+ c' N: p6 s# m
2 q$ c5 h6 \+ N$ k' B河口区河口街道河盛社区,有个配备图书1万余册的无人值守“24h城市书房”,读者在书房门禁处扫身份证就可以进入,开启自己的“无限阅读”模式。目前河口区已投用5处无人值守“24h城市书房”。( ^5 e; v6 ~5 I/ X7 Q; b

8 I' Z( k' L2 |在广饶县大王镇西李村,新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同样成为村民们的精神家园。这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图书室、活动室、多功能厅等设施一应俱全,儿童游乐区和老年人活动室更是为村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村民李大娘高兴地说:“孩子们放学后可以来读书、玩耍,我们老年人也有地方娱乐了。”0 S7 q) L' C, W
" N! z% v2 k$ F( y( b1 X
据了解,东营市持续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新建城市书房6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10处,新增图书馆文化馆基层分馆站点30处。全市40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全部通过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站、特级站评估,改造提升31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 B; n8 l, a3 J5 A* f& ?+ B( d2 R3 A; f" q% s' y0 \7 s# w/ D. C
落实文化惠民,东营市今年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0000余场次。其中,“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巡演活动更是将文艺演出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各县区创新开展了“跟着戏曲来旅行”黄河口戏曲演出季、“传统戏曲进社区”、农民歌友会、“四季村晚”等十余项品牌文化活动。
) {6 k6 I' ]9 p
- L9 N( {& _* Q& V东营市积极推动文化、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2024年承办了山东省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此外,黄河口(东营)马拉松、黄河流域(东营)铁人三项赛等品牌赛事的举办,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赛、旅游。据统计,这些赛事年吸引游客达10万人次,拉动近郊游消费近800万元。通过建立“基层党组织领办、健身运动会下沉、体育组织结对、典型社区带动”的社区运动会模式,举办社区运动会5072场,惠及群众近50万人。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全要素国家步道体系,依托城市生态廊道和黄河生态廊道,建成四级健身步道2234公里。全市187个城市社区,共配套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场地473个、配套儿童活动设施336件。东营区龙居镇龙舟赛,更是实现由一个乡村旅游活动到全国性品牌赛事的转变,提升了龙居镇知名度。: t+ a2 E  r( p* R$ v! d$ p

% g4 B4 s& F! J在文化和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东营实施“千村万人文化培训工程”,市县乡三级联动强化各级文化人才培养。开展文化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广场舞等培训班,累计培训2万余人次。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258名,指导垦利区、河口区开展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让每个社区都配上“体育委员”。开展“奋进新征程 运动促健康”系列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3074场次,受益群众达6万余人。9 N4 R1 {6 M9 S- T

* v, e1 n% ~2 K今年以来,东营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增速领跑全市服务业。截至目前,全市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90亿元,国庆节数据创历史新高,外地游客占比达58.2%。多部电视剧在东营取景,文创产品广受欢迎。
5 V: w! r: B* P
- J2 J" T, g9 h8 y2 N8 e9 F" H政府救助+慈善帮扶7 K. @4 t; c$ F( X! J
& ?9 G% t( g* Z& ~2 R" B3 W% Z) h6 n
织就解忧纾困爱心网- a3 r- l. G  D: _% R0 ~: u
! L+ t5 y, t3 f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这个家有了希望!”近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的低保户刘女士在收到市、区两级慈善总会21万元慈善救助金后,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9 u2 u; J* s$ {# c# i
2 t2 e; x2 j# p2022年初,刘女士确诊白血病,因病情复发进行了骨髓移植,一年内住院9次,费用高达73万余元。经过医保、惠东保等报销后,个人仍需自付29万余元。刘女士的丈夫为了陪伴妻子长期治疗辞掉了工作,家中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这笔支出几乎压垮了这个普通家庭。胜利街道了解到刘女士的情况后,迅速为她办理了临时救助手续,并将其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开发区民政部门也启动了商业保险救助,给予了1万元的紧急救助。随后,开发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领导小组又启动“一事一议”程序,为她家发放了3.5万元急难专项救助金。最终,市、区两级“救急难”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在核准刘女士的实际情况后,决定给予其21万元慈善救助金。8 h# L; M( W2 A% R: k
; ~/ [6 h! O( i3 C: t
“对于患重病生活特别困难的群众,扣除相关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后,我们还提供包括临时救助、商业保险救助、‘救急难’基金小额救助、县区‘一事一议’救助、市县‘救急难’基金救助等在内的五重保障,这样困难家庭将获得最高超过28万元的救助资金,确保其生活‘过得去’。”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魏峰说。: |# F( h- g- a1 z1 b+ B

: r/ f3 t: m. R: |% X; H, I# ~河口区义和镇75岁的成大娘也是东营市全方位解民忧、纾民困的受益者之一。因病导致行动不便的她,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儿子为了照顾她,无法外出工作。自从河口区实施了“情暖夕阳”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关爱项目后,民政部门筹集慈善资金为她购买了居家养老服务,每周都有专业人员上门为她提供助餐、助洁、助浴等服务。6 f. T; T8 S& A4 }; ]/ j
, {2 E0 g; ]) P; i
东营市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模式,为低收入家庭失能老人提供每月不少于12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或低价进入养老机构的机会。同时,东营市还建立了“荧(营)光行”社会救助关爱机制,组建荧(营)光行服务队,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资源链接、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服务,实现低保、特困、孤困儿童等2.33万困难群众帮包联系全覆盖。率先设立“护航未来”儿童关爱基金,投入200万元慈善资金,将23名边缘困境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对964户符合条件的高龄、失能、残疾等困难老年人家庭给予适老化改造,配备手杖、轮椅、护理床、无障碍坡道等设施。) z) J: e7 B* A( ^
& r; [9 b8 r  ]; W2 J! z
今年,东营市在全省率先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075元、930元,城乡特困救助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613元、1395元,城乡差距缩小到1.16:1。同步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保障水平稳居全省前列。/ @* h# o2 e$ ?# f4 _/ y$ f
; ~0 R( W$ \/ e2 ?& r2 @0 s
东营齐润化工有限公司是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活动的代表,目前累计捐款捐物4.5亿多元,先后荣获“全国慈善会爱心企业”“山东慈善奖”等百余项荣誉称号。据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慈善组织共接收慈善捐赠3.58亿元,慈善活动支出3.65亿元;在全市打造50处慈善空间。
% U  U7 f4 U" A; n& U/ ?& {6 b% q" Y1 S/ D
为了确保救助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东营市还健全了民政、慈善、公安、司法联动监督机制。通过乡镇、村(社区)社会救助公开栏、网络媒体等进行信息公开。
  l0 e" q+ r3 @: F& W" k9 W
; i. v3 B& S* p" A, z' y5 O“小饭碗”
& c, Y5 C. }  G( X& b8 E0 H6 b7 Y8 M, N2 o. H
装着“大民生”6 K) t. X  B9 ~2 K! L- O

( q* m% \8 \& x1 y' \每到中午饭点,家住东营区文汇街道中山社区的张金娥老人,就早早来到社区幸福餐厅。在这里,8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就餐,60岁以上老年人办卡有折扣优惠,平均花五六元就可享两荤一素一汤。“每天饭点儿,我都来食堂吃饭,年纪大了,买菜做饭不方便。食堂里饭菜花样多,大家一起吃饭还热闹。”张金娥说。
( A4 j# P  d; \' `# c8 g9 K# z8 m
7 N( g: B4 v0 S$ k5 ^% m, ?+ G" J, K截至2023年年底,东营市共有老年人46.95万人,老龄化率23.72%,高出全国2.6个百分点,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为满足老年人吃上“一口热饭”需求,东营市因地制宜多点发力,系统布局,一地一策,稳稳托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J( N# N, ^0 D/ @
( r* D% x- y1 D2 h$ i' ?! I, [, d
眼下,每天中午去村里的颐养中心食堂吃饭,是垦利区郝家镇大务村的老人们的新习惯。“对于75岁以上的老人,月初提前报名就餐,就可以享受‘一元午餐’。一元钱就能吃到一个炖菜,外加旁边小菜园应季的小青菜。对于行动不便、失能的老人,志愿者定时送餐上门。”大务村党支部书记盖乐宁介绍。
7 ^& V) B, ?8 Q4 a* M* i7 E  V) t8 ^, \8 A. {' f1 r
在广饶李鹊镇,“一袋米、一把菜、一份爱心”多户搭伙的“互助组”模式很受欢迎,低龄健康老年人参与养老助餐服务,实现了就近集中就餐。; `: O8 G/ d7 f7 h" Y1 ~! K
4 s0 a& Z1 I( `  k# Y4 e" _0 b
河口区按照3个村为一个片区原则,建设村级幸福食堂,扩大老年人就餐服务半径。
: l! Q$ h% G( W7 r# A) B7 N( }6 C5 w+ l4 W. A( z
“今年市县两级预算财政资金对城乡老年助餐点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或运营奖补。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多元支持机制,采取项目拉动、慈善捐赠、子女帮助等多种方式,帮助经营主体降本增效,以此推动老年精准助餐长效发展。”东营市民政局民政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赵国际介绍,2024年,东营市新建老年食堂47处,日均服务老年人约2.5万人次。4 Y3 d+ S# `# U# U2 _: O) |! _. l5 x
" W0 }& |0 y7 j9 W: w8 b2 {; _
优质均衡促发展2 d! }2 T9 n1 v; K8 Z

. `3 k" t( M* x5 h! \教育民生谱新篇7 o5 [6 |3 Y# E7 I8 D) K
% }, f" z( }: o! p9 r9 t  h  B" I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全市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力做好教育民生答卷。
0 F6 a& ]. q. z% h+ `- f2 \1 a, M4 a4 ]- h( H4 @, u: l' q  i
在学前教育方面,东营市高标准落实经费补助,组建学前教育集团,提升薄弱幼儿园质量,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确保适龄儿童“有园上”“上好园”。深化“优质园+”办园成果,整体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广饶和利津两县于2024年1月在全省首批创建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截至目前,全市学前教育公办率、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占比分别达到76.13%、92.26%,均居全省首位;普惠率和省一类以上优质园占比分别达到95.69%和87.03%,均居全省前列。5 g5 }) e' m: e5 T$ w
. i$ S, }9 u% Z! F, A7 B$ ]
义务教育方面,持续增强教育供给能力。2024年秋季学期,全市小学一年级招生3.4万人、新增学位9588个。实施中小学校扩容增位工程,全市5所中小学校建成投入使用。认真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今年以来共发放各类奖助学金、生活补助、免学费补助资金等4633.1万元,惠及学生5.04万人。3 Z; ^" ~8 j, v3 U4 b+ M; g

1 f6 o( h" {* S" s% e+ t, i) p- P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实施强镇筑基、强校扩优行动,新增省级强镇筑基试点镇2个,全市省市县三级强镇筑基试点镇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优化整合义务教育学校集团、教育联盟,目前强校扩优行动覆盖学校163所,覆盖率达到87.17%,其中乡村学校覆盖率达到90.29%。开展“强镇筑基送教助研”活动,组织听课评课150余节,专题报告100余场次。
  A; F9 m3 L2 m
# z/ [- c6 \) r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加快推进市胜利二中改扩建工程项目。新增省级学科基地1个、省级特色高中4个,10所公办普通高中有7所创建为省级特色高中,占比居全省首位。+ Y- z# Z% ~  }/ C

8 \: ~+ ]: {$ {& D  c/ |! C+ O推进特殊教育适宜融合。采取随班就读、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多渠道保障残疾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安置率持续保持100%。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达标3年计划(2022-2025年),市特殊教育学校被认定为全省首批特教学校达标学校(全省18所)。
# ^. H' h* l2 H. y: c
. `, v  v9 s5 `实施“农村学生候车点布局优化和设施完善行动”,优化调整了校车乘车线路119条、候车点95个,配套建设及维修了挡雨棚、铝合金亭等设施19个。6 h0 T% o: u# `" x9 M- [1 t  ]
* t* R6 R' D( ~9 w) l  l* f
织密治安防控网  w0 f( L/ D6 M" G
8 {0 Q$ H! q, e4 t8 v$ x+ K* Q
护航民生福祉6 H. i' j. }- n
( N4 T, _7 @" y9 E
今年以来,东营市公安机关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作为“履职清单”,坚持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中增进民生福祉,全市接报违法犯罪类警情、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2.3%、35.0%、11.4%,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全市公安机关严打民生领域犯罪,破获刑事案件119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60人,同时,重拳打击新型犯罪,电诈发案数、涉案损失数同比大幅下降,预警劝阻28.2万人次,止付冻结涉案资金14.5亿元,挽回经济损失2714万元。+ U1 C) C0 K9 m0 d4 i# Y
7 a9 r7 h  ]0 K4 \* l
东营还创新“三大警长”服务机制,配置“项目警长”,围绕320个省市重点项目保驾护航。在沿黄河138公里、滨海464公里生态带和118处城市湿地区域,动态配置“生态警长”221名,扩容提质“黄河入海口生态保护联盟”,全链条打击整治污染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优化“全科警长”机制,在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实施“一窗通办、一警全办、一网直办”高效警务服务,全域推行“一拍共享、一照通用”改革,推广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等电子证照“一码亮证”,相继推出“车检交钥匙”“新生儿出生”“新车上牌照”“养犬登记”等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满足群众“最多跑一次”的现实需求。
, w2 R# [2 E6 K# m( d2 }" T
, ^7 a- f* ?6 j0 {' k, G! F(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唐峰 通讯员 李兴龙 燕兆利)
【郑重声明】活在枫叶国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活在枫叶国

GMT-5, 2025-9-11 04:35 , Processed in 0.02078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活在枫叶国

www.canadaasian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