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枫叶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3|回复: 0

[温村新闻] 新华全媒头条|乘长风破万里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超级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7197
发表于 2025-1-1 13: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题:乘长风破万里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8 w* @1 ^  H9 l3 J" L! F+ y' j2 y6 k$ z. C  L  y
新华社记者  R5 H* D0 n; c9 _
2 t, g) Q0 t8 v% c! H6 ?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时间洪流滚滚向前——
; S; L6 O. q2 F0 J6 ^. M; B/ g" |+ V% F/ O
2024年,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进入关键一年,全面深化改革扬帆再启航,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走过关键一程。+ x  u. M* M/ a# k* ]% N
& s0 ~. T( e& A4 q  X& W, [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赴十余个省区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考察视察,四次出访国外,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出席一系列重大活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动治国理政理论和实践取得崭新成果。7 {! b- F- c8 w, C
# v# p8 W& ]/ l
这一年,面对复杂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砥砺奋斗,取得很不平凡的发展成绩,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 o" X# n6 x6 {% ~( S
, e: B  ?6 I( \2 ~+ I$ v0 \: @% f" z乘长风破万里浪。当历史掀开新的一页,复兴的曙光喷薄而出。
2 l  N4 H$ ~5 u3 c' S& B9 O8 B4 E/ v" B3 k) ~
(一)守正创新 开拓奋进——“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 F6 Z2 C: f8 ?/ H5 y; q4 w/ T: e6 u) @( I* b- a  E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
6 [4 @3 C2 |1 i
2 }, q* P) k0 b  u$ P: o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一副南岳衡山的对联,形容今日之中国在历史进程中的方位。$ y, g$ q, t, o" Y# j

4 i. @0 `( l! ^9 K3 P: }9 h! u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
5 M  A/ u0 L8 Z" ]% t8 E; U) n. {3 x$ c' q  n# n
当时间行进到2024年,中国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经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与此同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E2 ]% i. J, _5 `! n" e* q! G

9 ]3 Z/ e* n7 g( |/ ?这是一个大变局的时代,更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7 M  `" q3 `. U' H) o

; a1 r7 _% C: ?! U6 e此时,距离“划时代”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过去40多年;距离“划时代”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有10年多时间。
+ u1 V9 _% a, _; x; [  F$ u$ `
; y; |7 n! q! T/ P$ U4 K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2 M- X6 Z6 x+ U  x8 d2 A6 e3 Y' j$ ]! M3 a( r8 c- y* s2 X! s, ?% V' X
时代给出新的命题,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呼唤再启新局的关键担当。
& |% z% I& E0 f' U5 [- H
$ m$ z6 v  A2 K; R, y/ G! h  K2024年4月底,一则新华社消息通过电波,传遍大江南北——$ O  B  o3 r8 G$ W! U

4 q! C' b+ n" i9 X“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7月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 E( k: e) d( @6 G. F/ _2 n( a8 Y* z3 B1 }* S5 {& P
不到一个月,5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山东考察调研,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听取意见建议。& w6 p( U  d$ p  |
8 d; S# z4 A3 h
日照港,海天辽阔,碧波荡漾。习近平总书记驻足码头边,临海迎风,远眺凝思。& A& s% q/ f  V% ]! Z* |
  L/ r5 i- l; g$ k9 T
40多年来,正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让眼前这座曾经沉寂无闻的港口,迅速成长为“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七位。
4 Y) T4 j$ W, i, c1 [* Y4 l" }" j
$ K/ O5 k) Y+ u9 b6 R, G" ?习近平总书记感慨系之:“从中,我们应当坚定一种信念,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 j; ~0 m) u* I! Q3 D

& [4 f( g( M* B+ P3 o新时代新征程,靠什么凝心聚力?靠什么推动发展?靠什么应对挑战?2 o' T/ \2 d0 F- O8 o: f0 ^

; v- j7 A+ D4 ?, b0 w" q- x. K, X“党的二十大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1 \3 M, `" a; d3 |: k& o% C  E/ x: W/ A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历史性的战略抉择,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 ?/ r6 S! T4 a. l$ o  _$ p) T) Q: J7 g( K( L  l1 }
从2023年隆冬之时,到2024年的盛夏时节,历时7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组长,全程擘画、组织调研、精心指导、把脉定向。
$ X# D0 j5 R2 C
1 Q9 L$ z7 ^- x0 Z3 {( ^2024年7月18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二层宴会厅,灯光璀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此举行。: I, d7 g4 r$ f7 G/ |% S
5 _0 Q9 `! V! ~. E& L2 n
“通过!”3 a/ A7 x: a- m
& [( U5 y( Y4 D6 D* f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布,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一份标注时代的改革新蓝图诞生了,中国改革开放矗立起新的里程碑。
) A# G& _' P* M* K0 T
8 `# L, a( v& ?, ?/ ?2万余字的文件,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新征程改革“全景图”——. y3 L0 k2 {. |$ j4 R

% H; C: r% K: i' m9 k$ o锚定2035年,重点部署未来5年改革任务;以“六个坚持”,指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以“七个聚焦”,囊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牵住经济体制改革“牛鼻子”,又统筹推进其他各领域改革……" q; P0 ?/ `, i6 v; ^3 T% B8 H
* g1 c2 g3 j' [& k: \
当这份宏大而务实的改革新蓝图公布后,外媒纷纷评价,中国“即将到来的是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改革阶段”,“显示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w* d+ G, _) ]" D* B

6 T/ M4 c3 N# |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 I& s8 W9 {# k, N5 S! ]1 a  G
' p  B% u# I9 X  Q8 Y8 v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
. t( {2 s1 X) g3 m5 n' j8 ]% }/ [0 P$ m8 `# u
“全党上下要齐心协力抓好《决定》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把推动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作为治国理政的关键抓手,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改革信心,更好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0 d/ h! x2 Z2 g! a& Z! n1 i
$ S% Q  v% I- N' Y' C: }; u2024年10月,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启了一次行程密集的考察调研,从东南沿海到江淮大地,四天时间,两省四市,看大潮正起、千帆竞发。: `9 E* m8 f* z) P+ }
% K) N( p" _) X& D( i/ u8 m
在福建厦门,对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在安徽合肥,察看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要求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E4 h  M: k7 S9 V8 Z

' B9 q1 D2 ^2 m1 Y5 R# ]6 M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抓改革开放,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比过去要求更高了”“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 H( U2 O( g  p  k

: L7 b' w3 [# O从福建、安徽考察回京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处理好的四对关系,要求领导干部“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切实做到“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5 A+ Y. P; m) A2 m- b
- ?- V; G# y! w1 R# X1 y以上率下,只争朝夕。
% G# c5 z6 B. ~+ C3 Z& u  Z; }) T( H: D$ I! [7 Z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重要会议、研究部署重大改革举措、深入基层考察调研,凝聚改革共识,激发改革动力,推动改革落实。% a' H) \; m3 K8 A0 P# ]/ G5 r
2 F% _0 w1 ?% T1 v. I# u(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发布,“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落地,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0 J& V- ~6 X3 ]" g) D4 \$ ~# D

1 @- d/ z9 P1 w一系列事关全局、备受瞩目、含金量足的重磅改革举措密集出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风生水起,进一步激发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更新画卷铺展开来。
* I0 ^' [3 N4 x* F8 V# L; r8 C' w/ d' Z
(二)迎难而上 坚定信心——“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f! ]: n! x/ h' z9 x. t

- A9 `3 U/ k( e2024年9月26日,北京中南海。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新闻报道中一句“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备受海内外关注。
& M9 i3 Q- A2 Z6 v9 Y6 V( L
8 P7 z1 T% [! x/ ]7 l3 \从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到二、三季度下行压力逐渐加大,此时中国经济正进入关键时刻、重要节点。5 ]/ ^$ Z6 x+ F: {& r; {: `0 ~
4 Z5 ~7 ^2 Y. p# e3 x9 U( M
降准降息,提振楼市股市,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针对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会议及时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
9 a4 d" u, s, s7 e6 t
0 f$ K( C* b( H3 R) g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激发冰雪经济活力……各方面政策“组合拳”协同配合、精准发力。
7 @' H/ z# P' [, L; ]9 N; S0 y
9 n8 n/ A- h/ U& P; V+ }1 Z进入10月,社会预期和信心增强,中国经济明显回升,经济运行呈现“前高、中低、后扬”走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
* M2 {& r  r; U; M1 _; M+ \
9 y; @0 H9 h* J, f  Y正视困难、准确研判,沉着应变、综合施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彰显驾驭中国经济的非凡智慧和能力。" Y( d  w* o! F+ j  u

5 ]* a( {6 @3 T* t3 l回首过去一年中国经济走过的不平凡道路,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2 }% C7 Q9 y9 [: r  D
. [+ V7 w5 g) i* q9 v/ R7 s
2024年11月14日,随着一辆新车驶出生产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年度1000万辆,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走出坚实一步。
  Z' w$ ~' D% b' E" T
6 x! W+ ~$ D% k6 a一年来,从新兴产业积厚成势,到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质生产力展示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3 Y" O6 A/ `3 a  @# P9 ?4 x  [
9 ]& D+ o2 C- F  P( z$ j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深刻阐释:“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 @2 e" E& V1 M. A* Y, T% d. f4 u+ }4 l+ X8 s* V- w' z
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不能大呼隆、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一定要因地制宜,各有千秋。”
2 ^8 U6 @7 e  u3 Y+ K1 @' X% R! A) e, [. P0 v# M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成立两年多来成功孵化赋能200多家科技企业,集聚创新创业人才700余人。
- \" h, k: M( t  T' A! i; _# a7 y4 _+ \; a# t
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同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交流时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s( n7 G' w' ~, ]+ E
1 N2 g# ^# y2 ^! w
“科技+产业”,习近平总书记一年间反复强调这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
; V1 s3 E4 Q3 e* u! l/ u8 S) E0 Z. S  ]) i# D( `% E
体制机制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产业布局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业态开辟新赛道,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勇闯无人区……创新驱动发展势头正劲,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竞相迸发。
- h: ]" \' U% U& ]# Y! q1 F5 H' O# A" H2 g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力排名较上年上升一位至第11位,10年间上升了18位,是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9 b" m+ F0 n7 B' K6 \# x( h; Y6 i$ q  |9 O5 }
高质量发展主旋律中,全国一盘棋的大合唱更加响亮。
; A6 F( R" y: x! R+ k. r
* f+ i) B7 \0 q$ Z3月,长沙,聚焦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4月,重庆,研究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9月,兰州,部署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o" y. t' K0 V4 }; f1 ^$ A
5 C3 D4 u: s3 u一年间,习近平总书记接连主持召开3场专题座谈会,以战略和全局之谋,擘画区域协调发展新图景:“这些会议一届开一次,一个一个抓起来,一轮一轮抓下去,久久为功、步步深入,必有所成……”
" ?2 S* Q+ ?" C5 ?6 ]& D8 {$ `. u) J* D
中央层面出台文件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地区发布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雄安新区首家落户央企总部中国星网竣工交付……中国大地上一个个区域板块相得益彰、相连成势,构成一盘大棋局。
* @! ?' V: f/ d. ?
2 H- \: V% ~* G$ s“坚持全国一盘棋,相互帮助,特别是沿海地区要帮助西部地区,发达地区要帮助欠发达地区,都要找准角色。”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
# L! |* n' P: r0 D' d4 ]) {5 x6 h  I
“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不是什么都能做的,要有选择性地有所作为”……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部署下,各地立足自身所长奋勇争先,在大棋局中一一落子。
+ E7 c2 P3 X& ~* n
& ~2 o$ p# y, n4 v下好这盘大棋,统筹发展和安全至关重要。: F# k7 C+ E' t3 U1 ~0 [9 y7 _8 r
+ }: g2 T3 V' F
为“关键少数”上“开年第一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好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在地方考察时来到田间地头,总书记叮嘱“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
+ t. ^, l2 [; c; H
7 ~) m3 i2 @2 I推出近年来力度最大化债举措,有力推进保交房攻坚战,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一年来我国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 `$ O% R8 [/ E$ I2 T
' H! ]. N$ k; a- \, S/ N( E6 u
2024年12月10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出席“1+10”对话会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外方代表高度评价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看好中国发展前景,认为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锚。1 @1 i3 ?5 H# |: L

7 [7 P( A& ^+ y1 ^“这些都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心和信心。”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总结全年成绩。) P1 }3 ~  I; {: h3 u

) i: O# |$ L5 f(三)人民至上 矢志不渝——“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5 y$ S; {* o$ O, ?% W# _3 q
( Z- M8 Z& Q" q2 C- H! e
青石板、红砖房、黄桷树……在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敞亮的社区会客厅、功能齐全的党群服务中心、饭菜飘香的社区食堂……都是社区居民的好去处。
0 m5 M& ^1 E6 s- W- x
% \5 S' h% r6 q+ w: C. t5 }4 u曾经远近闻名的“老破小”,经过城市更新,蝶变为传统新潮交融的新家园。. C/ z+ O' {% C6 f: ^
! w- ^" {+ c* Z) ]) |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来到民主村社区,同大家唠起家常:“多少钱一份饭菜?”“运营方是哪里的?实现盈利了吗?”“一定要可持续。”
4 q4 M$ G+ }% z; j) |& b' G9 v$ q# {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总书记语重心长。
! z, @2 G, {+ S2 t% ]5 a: a  |* e+ P1 m% b% U& A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x9 L  y; W% O5 R) I

  M1 i1 |2 T8 Y" b2 P2024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  Z4 R0 ?/ b, D, U& T( @- \

7 n# i4 M! f8 Y3 G5 d稳增长、稳就业的压力始终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不断凸显,提升就业质量已经成为劳动者的迫切愿望……针对就业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 J0 Y& Z; O- ^/ {0 N8 Z) Y9 v. v+ c2 e. `
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发布,从中央层面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顶层设计。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对保持就业总体稳定作出部署,提出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Y* a3 @( }3 c- T# R2 _2 V: D* d

5 \/ i4 M. o8 ]3 [; y* u4 g一系列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政策支撑下,2024年前11个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 g( F4 d  y' e8 l4 y
& S+ N  b* J* ~. l" u$ {民生为大,民生为要。
, y: T7 ]$ M3 _
; v3 C7 o) E3 L8 e从民生工程、基层治理到保供稳价,从托幼养老、入学就医到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跋山涉水、走村入户,这一年,老百姓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看得细、问得深、想得周全。0 Q7 J- B; ]5 K1 W# E4 B
4 B2 k# \* Y5 k8 v
从全国教育大会强调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到中央社会工作会议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指明方向,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到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百姓的身边事、关切事、贴心事在党和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中不断得到回应。* _1 c: K  ^! J. e. o/ ]8 k
, L! G$ Z# i! e5 {; [8 u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是个大课题。3 z; `# q9 G/ F, q  z% @( A9 x  d

0 n: h* y1 {' O9 Z9 S) W. O冬日的湖北省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满目青绿、生机勃勃。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沿田埂走进菜地深处,细问蔬菜生长期、收割存储、销量价格。总书记最牵挂的,还是乡亲们的获得感:“不能忘了农民这一头,要让农民得到实惠。”+ S6 D% w5 x' x  u- H, z

$ E' e( S8 e, C% \聊起收入,菜农叶祥松一五一十跟总书记“报账”。临走时,总书记微笑着探身向前,伸出手来。叶祥松迈前一步,紧紧握住总书记的手。
8 U9 A' i% g* @' ~& W: H( U3 P& _/ m# W
紧紧相握的手,连接的是人民领袖与人民的心。% s4 K5 p# E. [- F4 z
- s" U/ Y; L7 C+ a
这一年,大棚里、田埂上、果林间、渔村内,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深入调研;
1 ?/ P. g- h4 `3 A4 [8 V& i" Q$ U! Y0 R# y
看账本、话家常、聊困难、问需求,“带领乡亲们做好‘海’的文章”“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聚焦现阶段农民群众需求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重点实事,抓一件成一件”……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成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 F5 K# q! V% k7 i& m4 z) t

& N: W: P4 m1 a5 [+ S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T, b5 G5 D- V! A  b9 R

8 M% b9 j; b0 w3 v着眼城乡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部署,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落地实施,壮大县域经济,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0 P  ?9 R0 O% M- R5 p3 U

$ m, _1 J2 u! ?& E! A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C4 i. I0 c; B8 Z
/ N  K& r* Y4 I# H3 c2 ~8 z( g“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市西青区第六埠村。" t: z/ w: B8 H* ~5 r5 M9 a- i8 y

2 @6 t, `* d+ Y2 U  I2023年海河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时,第六埠村也遭了灾。在村民杜洪刚家,习近平总书记同一家人亲切交谈,一笔一笔算灾情损失和灾后生产发展、就业增收账。
) v1 B9 M) e! e
" y" @( J% N- H7 ]" X听说杜洪刚一家在党和政府帮助下很快渡过了难关,总书记很是感慨:“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时刻记挂着大家的安危冷暖,也希望乡亲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m! S. y3 N8 ]" ~. z
3 s/ |9 o+ _. Q$ |" d9 ]+ D
战洪水、抗干旱,守住兜牢民生底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风雨中,党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拼搏在一起、奋斗在一起。. j5 J8 _( U' K' P$ N: h

( y6 c0 ?# E0 ]1 }& ^) G“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努力让全体人民在共同奋斗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郑重宣示。% @9 s$ C: F. J$ F" W0 y
5 ?' `2 }# P, H3 q8 Z
(四)自信自立 彰显担当——“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 L- C: c6 r# q. J/ [' A$ v& R

' t' C, \7 I. Z. ~( M6 z0 i2024年12月1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主席接受28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并同他们一一合影。- {& e; X& c& u0 [
* h3 X0 t+ m% n3 K3 M' s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在展现北京中轴线壮观气象的画作前,习近平主席对使节们说,“中方愿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美美与共、相互成就,为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而携手奋斗。”
, C* i, W4 t* L+ V9 }1 r0 S! C) S
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
/ D0 k+ ^8 D7 |$ Y" C1 q$ H$ y. z3 p- T
2024年,习近平主席密集开展元首外交,出席系列主场外交活动,展开欧洲、中亚、金砖、拉美之行,同各国各界人士密切往来,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国际空间。
& L4 ^- A/ N) x! _5 x/ v9 Q$ F! V8 k& ~% T/ T1 H- Q, d
在动荡变革的国际形势中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环境——3 R% _  x% Z1 A0 Y4 N& m8 C

7 X8 s; J# z" u0 L9 Q, @+ {8 [) T大国关系事关全球战略稳定。一年来,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在利马会晤,向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致贺电,在重要节点为中美关系发展提供战略指引;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三度会晤,持续巩固中俄战略互信;同法国总统马克龙续写“高山流水”佳话,同德国总理朔尔茨漫步钓鱼台,同英国首相时隔6年再次会晤……着力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U. u. I! f: \1 j
# r* T4 t# O, [
讲信修睦、亲仁善邻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习近平主席分别会见印度、日本领导人,中国同地区大国之间不断增信释疑;越南、印尼领导人就任后首访中国,中国同中亚五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质升级,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 _6 X3 N: ]5 }/ Z* W. h. g0 i
: H% ~$ U' J6 ]& X- @( [0 o
团结协作而非零和博弈、互利共赢而非“脱钩断链”,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对华关系的普遍共识。
2 y1 u' A8 ]* Z6 v# r( W
$ U, b. N1 Y+ K( ^在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的历史大势中勇立潮头引领航向——
. Y0 Y! P# a( |  n* E3 p( b, }' }. q' A  ^! Z. Y" ^5 O3 a
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这是近年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主场外交。习近平主席同53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代表团团长以及非盟委员会主席、联合国秘书长等,盛大团聚。
# l# Q9 g7 K4 ^$ M
& L1 |& s5 x* [( K) Q  u+ |当习近平主席宣布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实施“十大伙伴行动”,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响起,表达着中非在新征程上共逐现代化之梦的共同心声。
3 h8 c% Q+ g$ d7 V5 i4 U, F
2 U( W  T- C0 m) ^“只要28亿多中非人民同心同向,就一定能在现代化道路上共创辉煌,引领全球南方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传递着中非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深远意义。2 E9 y; M( ^* Y3 g5 Z

2 i8 D" I+ U( W6 `+ D从双边外交活动到多边国际会议,习近平主席旗帜鲜明引领全球南方国家自信自立、联合自强。4 H  R# x0 e4 ~1 h! `0 G0 A* U

" e2 Z- m5 g3 q; w11月18日上午,巴西里约热内卢,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围绕“抗击饥饿与贫困”议题展开讨论。习近平主席情真意切的讲话,引发会场内外强烈共鸣。& Y5 g8 _# a7 ~3 X) Y
4 I) U5 G: ~) E  M; x! f
“中国脱贫历程表明,本着滴水穿石、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性、恒心和奋斗精神,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弱鸟是可以先飞、高飞的。中国可以成功,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可以成功。这是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世界意义。”* W! B% g& K0 Z+ u

7 O7 K1 p* c0 p5 L" h! ^3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倡导全球南方共同做“四大力量”、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的八项举措;在“大金砖”峰会上,提出把金砖打造成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书面演讲中,呼吁不断提升全球南方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 }0 `6 h3 s: _( P1 ~  T) J- s" q3 ?. L, g9 J- e: S( N
2024年,在习近平主席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之路上的团结合作,成为国际关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力引领世界大变局演进方向。; s" \( v+ f$ \7 T! S$ B7 ?6 v
5 G% g* E" T- ?; y/ r) t
在“同球共济”的时代呼唤中不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9 H3 R9 q2 A! o( \- Q! k1 g5 W! R+ i# G. E. i8 M' u- [+ ~! j( v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再一次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团结协作还是以邻为壑,考验各方勇气与智慧。
$ v# z3 p. G0 a; L$ k+ w- O
- ~/ ?" P% ]) D+ V5 ^“中国古人讲‘同舟共济’,我看现在需要‘同球共济’。”习近平主席以生动的话语,讲述命运与共、和合共生的道理。
9 ?& ~& W! ]" q4 g
1 u* {- y" R/ K9 V) W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新成果,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链博会、消博会等接连举办;免签政策和便利化措施持续优化,“中国游”成为全球热词;北京中轴线、春节成功申遗,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深入人心……世界见证着开放包容的中国,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不断作出新贡献。6 J" a# S) p1 @3 {! N% Y+ h

8 k  r2 O8 @0 g8 S5 E7 _“对习近平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非常钦佩,愿学习借鉴中国共产党的经验”“将继续致力于深化同中国的合作,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习近平主席为人民谋福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倡导和平而非战争、合作而非对抗、创造而非破坏,为世界做出了榜样”……
2 }$ U+ Y: e% t$ I" w- |
: a2 l3 f4 ?# T( F, F- a1 c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回响,这是今日之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L  X  r7 e1 n
% V  d: _$ o0 v. ~, v. k' \(五)同心协力 一往无前——“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o* q* r( [' D4 J& z" s

7 b: R; _1 P# u, S) z% Z2024年6月30日,伶仃洋上碧波浩荡。继港珠澳大桥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大型交通工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开通,见证“中国之治”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T, N1 w, }- d% e" r4 z: \6 A

( Y0 c, m9 p, h  t“全体参与者用辛勤付出、坚强毅力,高质量完成了工程任务。这充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令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 Q) e, n" f, Q; Q9 m9 e
: u6 q* d/ N' D$ q' ]  x
长龙腾海,天堑通途。一项项“当惊世界殊”的超级工程,在华夏大地拔节生长,汇聚起中华民族同心协力、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
6 Q7 R, c, {! |- G! T; S5 y. ]  ]4 ]
力量,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 N9 e! ^# `5 |/ F2 a$ ^5 I
$ b) {  m" w/ o9 e9 K( j# T“我们要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6 ^3 e$ F, ~# d- c8 O  K0 S* n1 a" U
5 D& w# a) A8 i: W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 ^; r* R: o% q+ N
) U0 o  I  a+ K- H: |5 t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 P8 K( B* G/ o- X2 t5 Q" X8 G3 t0 u8 c
# c. ]2 Y  ]( j1 M! k1 c  q3 u首次以党纪为主题在全党开展集中性教育,强化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作风建设保障改革促进发展;推进二十届中央巡视,精准有力开展政治监督……
+ @2 X0 Y) N# \- t( R) I- f5 d3 h; O. G  |9 B# H* W* @, `
一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v& Q# x) Q7 z6 j
; J' V4 V$ R9 X4 \9 |' m: }
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召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迸发出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 d& S0 N: f% W& h& ~
- {2 c4 e  b: w4 V+ m力量,来源于伟大精神的引领召唤。
$ H9 v( v) ?/ v- b: {" q: l, S
6 p" V' Q7 @: ~; b金秋九月,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一身整齐绿军装、93岁的革命老兵黄宗德坐着轮椅,在工作人员推扶下来到授勋台中央。
1 I: S+ R' E% U0 _  \' A+ M8 w6 C2 ~. I- G7 N5 p# Y  @* n) i' f
习近平总书记俯身,双手紧紧握住黄宗德的手,为他佩挂上共和国勋章:“您老保重好身体。”: R: s9 n1 ?" R2 f  r4 m( ^1 m
5 X9 j8 w: M0 {$ b, R# t
“人民卫士”“人民艺术家”“人民科学家”“人民教育家”“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以最高规格表彰英雄模范。一枚枚勋章奖章熠熠生辉,铭记着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激励着亿万国人奋勇前进。* b+ \5 L) @+ W& x% t7 L# U

' C  @& P/ R1 j8 O& q民族复兴需要精神引领,国家发展需要信念导航。4 w' b; {' n" o" s/ W, C

) L2 O' a6 k- e' Q( F! @, V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赞许奥运健儿的精彩表现“让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交相辉映”;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无尽思念和崇高敬意;参观福建省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叮嘱“人民心里有一本账,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深入“英雄的城市”湖北武汉考察,强调“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 f$ k, F' M9 v
& F9 D* U. w& q+ d0 b3 _3 @
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下,全社会敬仰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良好氛围日益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全体中华儿女赓续伟大精神、阔步新的征程。
8 A, I/ X$ ?& y0 t7 O/ m8 @1 o& q8 Y6 w" ]( {7 v3 R
力量,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滋养哺育。
: v" B  l8 k: |/ e; b- t, Y& i: T
1 t7 ~; G. z9 y; i* i! U/ H秦岭脚下,高台门阙式的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气势恢宏。8 b4 V" r" F. q
# F% g% J: r$ r2 M; x9 }8 X6 X5 L1 I! @
镌刻着迄今为止“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录的国宝级青铜器何尊前,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沿着玻璃展柜缓缓环绕一周,久久注视。
1 ?+ r2 [' H; m% x4 J2 n: B( X4 y1 S) }9 K) c! d5 A' V
“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殷殷。( c, p" k- ~' e- Q% o6 I
# D: ^6 O* k4 |' L1 }; F
中华文脉绵延不绝,文化创造日新月异。& r. ^- D- E% s
# E: _. D9 `' `% g3 a) O7 U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申遗,老城的市井烟火和现代的生活方式相融共生;“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赓续不绝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进一步走向世界;《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进一步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6 O4 {4 ~1 f. B7 Q. K4 y$ T+ {& Y3 n5 ~$ X7 [  V' C  W+ ~
放眼中华大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焕发更加强大的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
( {2 z4 k/ S5 F, v6 \5 A! v2 V$ [/ _3 y9 W8 c* }
力量,来源于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
% I. j5 l, n- X5 T. |1 ?7 a0 g
- @  t, W6 l- M2 G& Z盛世莲花,灼灼绽放。2024年12月18日至20日,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澳门,擘画濠江故事的崭新篇章。1 f  h# d2 H% r8 Z# v* B5 a

% m$ C5 I* g/ m$ H9 g天际线上,层楼隔海相望;海岸线旁,百舸排浪而行。“一国两制”创新实践的生动缩影,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在南海之滨徐徐铺展。& L$ p" l1 W6 ^5 c% n7 p* `

1 c7 S9 Y5 l& z: x# T" T( e“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一定会有澳门更为精彩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寄望,鼓舞着澳门社会各界满腔热忱奋力打开发展新天地。
: d6 p6 U6 @! a* [9 g' W
# y1 s2 j; P9 L. {% @% u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港澳与国家同发展、共繁荣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更多台胞台企共享祖国大陆发展进步成果。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奋进正能量,海内外中华儿女筑梦前行、共襄伟业。
" ?: F4 c" w/ n+ @2 q" s2 Z1 o. I! \9 `- a. O* b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Y4 O$ l, R% m; M) \+ E/ x4 y

5 b1 |# l& @6 k! y4 v7 q0 K两个月前,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寄语犹在耳畔——
8 B: E1 ]1 B- _8 a; k* [
. y% W3 s! m2 w: f5 a“当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一个时代,更多孕育的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完)
【郑重声明】活在枫叶国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活在枫叶国

GMT-5, 2025-7-12 02:50 , Processed in 0.01954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活在枫叶国

www.canadaasian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