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最早见于《周易》,《周礼》中称之为“经卦”。它是以阴爻“- -”和阳爻“—”两种符号三叠而成的八种图形,是《易经》的重要组成元素。
' j5 a1 i) q5 W( K; l; B+ G7 f/ a( [; X
八卦分别为: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关于八卦卦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主要包括取象说、取义说、筮辞说等。+ z* H: i, R* g( S5 P
* R& A" G2 u( h, h4 }取象说认为八卦来源于对物象的观察,比如乾卦之象为天,乾即古天字,所以此卦取名为乾;坤卦之象为地,坤字本义为地,故此卦取名为坤。取义说则认为卦象代表事物之理,取其义理作为一卦之名,例如乾卦三画都是阳爻,阳主刚健,所以取名为乾;坤卦之象纯阴,阴主柔顺,故此卦名为坤,有顺的意思。筮辞说由近人高亨提出,认为先有六十四卦的爻辞,后来从爻辞中取出某一两字,作为该卦之名,如乾卦之名取于九三爻辞中的“乾”字。
, s% p; K0 y+ {. m* @
' N( w1 y& q6 F' t八卦由“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演绎而成,每一卦都由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卦象内容组成等。八卦是象的符号,其八个卦各有对应的象征物,涵盖自然事物、节气、方位、人、动物等,将自然万物及其变化规律的象用阴阳符号表达出来,具有丰富的内涵。
6 |9 ]4 A( z& R! v6 B
# D. Z# k( A1 R4 z+ a9 U& |八卦分为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和后天八卦(又称文王八卦),相传分别由伏羲和周文王所创造。在中国历史上,八卦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历代学术思想大多基于易经,如两汉经学、魏晋玄学等。它也是道教的基本元素之一,道教的标志太极八卦图就包含了八卦。此外,易经八卦在东南亚、欧美等国也获得了广泛关注,《易经》成为全球读者关注的重要中国文本之一,也是各个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中国历代还将八卦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占卜、医学、军事、武术等。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彝族,也有自己独特的八卦哲学。
. x- w" `( U. E2 K$ J7 C) _- r9 u% o. X. C
以下是八卦的一些基本象征:: k4 K7 s% j6 t6 E& O8 H; Q* K
* M8 z# @' d$ x4 W/ w, N- 乾:代表天,其符号为☰。
/ ^3 W" ^: h, G! x6 v3 ^1 N! |9 g: @% z1 a% I! B
- 坤:代表地,符号是☷。
+ b9 D& y. o; t1 @, w8 c% m* a' T7 F
- 坎:代表水,符号为☵。
! i# [: Y+ T% ^! N! z* u
$ K' j% @* t/ @" a- 离:代表火,符号是☲。# ?( U* O2 q( v+ `8 q
' A% j# c* ~& C' _. B- 震:代表雷,符号为☳。1 V" i4 N1 @' w% A8 F- z
" V: A* i9 n" P* g% r- 巽:代表风,符号是☴。
$ e* I! c9 y+ {1 ^; w2 Z5 Y( _, ~; {" G: D/ E$ ?
- 艮:代表山,符号为☶。8 e/ {; w: M6 p& H
4 B" `$ A4 E% X O1 E
- 兑:代表泽,符号是☱。
& I1 | p( o) o; M* [% q0 Z8 D! Z! Z8 T% k) G- j8 ~4 \! X) T5 b
同时,有一些口诀可以帮助记忆八卦的符号:“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离中虚,坎中满”。
+ R8 ?) r6 s7 P' l! J9 t- k3 w6 I4 |' p# e% ?( C, c, [2 j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八卦的具体内容和应用,可以查阅相关的经典书籍或咨询专业的易学研究者。需注意的是,对于八卦的解读和应用存在多种观点和流派,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在对待八卦及相关学说时,应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避免过度迷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