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第一次从纽约到达蒙特利尔市的第二天,我们开车去魁北克省省会魁北克市旅游,主要是参观魁北克市的古城和古堡。此地名誉全球,千里迢迢来此参观者较多,不过就是路途较遥远了。3 g) d" b ~7 {9 L% T; C3 B
笔者慕名来此,一路观感颇多。车已起动, 我们发现所有路牌全是法英对照,以法文为主。突然笔者恍然大悟,魁北克省原是法国殖民地,80%的百姓是法裔。笔者还记得,好多年前, 中国报纸还报导过魁北克省还搞过一次公投,要求本省脱离加国独立。现在想起来才感觉到,这是不是政客们权力欲所驱使的原因。魁北克省是加国最大省,有面积166.7万平方公里,相当三个法国或五个日本,七点三个英国。该省首府为魁北克市,省内最大城市为蒙特利尔。但此省,位于极地,或亚极地地区,气候寒冷,适于居住的地方不多,有说只有12%的比例面积可住人。百姓多住于圣劳伦斯河低地沿岸。全省人口也仅823万人(2015年)。如果该省独立出来,也仅是一个僻静小国。 8 C3 ~/ z% X( Z n& y! `7 z
从蒙市开车向东去魁市,约两小时的车程, 两市相距两百公里。沿路人烟稀少,行至中途,车侧荒原上远处,出现了遮天蔽日的鸟群。
* @1 N2 k% R1 o/ {; K/ s; C据说这些荒原的鸟群有数十万支之多,因为现在已是春末时间了。
; I) Q2 x- O% W1 \# O 魁北克市是魁北克省的省会。1985年,它被联合国授为世界遗产名录城市,是北美唯一的历史名城。因为1608年,法国探险家尚普兰在此,建立了新法兰西国,魁北克城成为它的首府。这儿的城市始建于1688年,再建于1759年。这儿原为法国殖民地,后英法两国为争夺此地,曾在这儿河岸上的平原上,两方在此作战历经七年。后两国各出兵四千多人,兵力相当,进行决战。双方战士死伤差异不大,而且英司命沃尔沃,法司命蒙卡尔姆,双双先后战死。但英国取胜,其能胜的原因,是英国充分发挥了英双筒火枪的应用,英兵交替开枪,有条不紊。法军突不破英军的防线,杀羽而归。后两国在欧洲签订和平,魁北克省易主归英。虽历史短点,但1985年,魁北克市还是上了世界遗产名录。 ( K, L) U/ H- V7 t
该市现有人口68万人,绝大多数为法裔加拿大人,95%居民只讲法语。
4 e' u9 i- m' T- m/ c9 ^: s/ ? 魁北克市位于圣劳伦斯河低地北岸。这里是一个寒冷地带,冬季为摄氏-5至-25度,由于受北上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也可生活。此地多为法后裔,没有有关华人的报导。 5 Y& s5 ]& @( ^* K
本市特点, 林业发达, 有十多个研究机构, 盛产木浆板。本市南部大量产苹果。有多个国际机构,位于魁北克市, 在这儿,国际上的交流活动较多。 4 w2 G% a+ p# O4 F- E; w1 p# t
我们第一次到魁北克市去旅游, 是专门去看看魁北克古城的。因为,魁北克市是北美唯一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当时,我想了一下北美历史,这个古城历史大约四百年左右, 但到现在也不知确切年代了。古城就在圣劳伦斯河北岸高岸边。在加国, 圣劳伦斯河是加国的主要河流。此河全长1287公里,源从五大湖起,向东流经渥,蒙,魁等三个城市,上中游平均流量1054立方米/秒。此河流到了魁北克市以后,此河流量高达6000立方米/秒,下游流高达一万立方米/秒以上。此河在魁北克市,河流收窄在一公里以内,站在河边观望,现正春夏之交,河水浩荡,远处水天一色。对岸码头大船一字排开, 笔者彷佛是站在中国长江中游的某个城市岸上的。魁市是北美唯一有城墙的城市,但此地城墙不似中国古城墙又高又厚,作战功能突显。这儿的古城上城是在高地上的,这儿青砖城墙更似围墙, 是为抵挡火药枪而设计的。看了这个古城的街道和民居,店铺,马车等,就似到了法国的乡镇。
& l1 S! t6 j( @# F% H4 [$ ]+ a0 y 该古城旁河边,有一个作战古堡,是笔者看到的一个古怪的堡垒,称为星形堡垒,又称魁北克星形要塞(Citadelle of quebec)。这个堡垒向下挖掘了一条十多米宽,十多米深的正长方形大沟,壁陡直,砖石砌的整整齐齐,内侧沟下垂直向内挖有小房间, 古堡顶部平坦,靠河方向驾有火药大炮。城堡面积目测约平方公里以上,外行一周不易。它的大干沟作用,笔者至今不明。
* t9 g: t' u! R, ^ 魁北克市古色古香,街道不宽,古城不大,有上下城之分。汽车多停城外,旅游者多步行进城。这里的古城与法国的集镇相似,饭铺,小商品店众多。镇上游人穿梭不断。镇上有马车可坐。
5 Y! l. o5 Z3 ^: |5 X6 `游古城一天足矣!我们上午到达魁市,太阳近山时返回蒙特利尔市。
5 T6 x& S: @9 T4 ^
4 d) K6 d3 v4 p; E( K
0 x. {: r7 y" x- o- k+ O i$ @ @ ]3 }; p
5 ]$ H+ ~( V6 w3 \
: l! P/ w( i2 R& C! B0 ^" n, j* C% W
4 Y; j) T. {# d! I5 Z# G, t
5 ?4 ` [ y a
! Q8 u9 r/ ^7 n2 Y8 I8 b6 n
# U' C# a( [, f
_7 q& @8 E, S" u
# o+ Q. t, o+ p2 X& ^: H U: D) e1 W6 v$ q- s. }# j) L
4 \* O7 `& o; B1 m3 G# t
8 ^, q$ m5 E* n3 j" \4 ]0 I# D& D7 y! F; }( N& L
. G* ?" K# @4 C* t8 E$ c/ ~ J0 R0 b0 V9 n+ z4 I+ V
5 L4 I. F+ I) r& t. I
|